国风当道,国潮盛行。从中国李宁、北冰洋到故宫淘宝、五菱神车、完美日记.......国货潮品在市场上毋庸置疑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据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2021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从2011年到2021年十年间,国潮的搜索热度上涨了528%。
但与此同时,随着流量红利逐渐退去,不少国货品牌已经面临着营销手段同质化、过度依赖流量等瓶颈。有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的新消费投融资事件,对比7月已经下降了27%。
面对增长失速,如何拓宽品牌营销新边界,利用小米手机代运营实现长效增长?
12月11日,第28届中国国际广告节在厦门举行,小米互联网业务部商业营销品牌部资源策略总经理熊艳受邀参加,并在「助力“双循环”·赋能“国品潮”」为主题的主论坛上发表演讲。
熊艳指出,针对消费升级下,用户“既要产品好、又要性价比高、还要体验好”的要求,以及品牌“既要做爆品、又要有销量、还要能出圈”的多重期待,小米营销从坚守品牌核心阵地、助力品牌长期价值建设的角度出发,摸索出了一条布局智能全场景,以「无感式」营销融入用户美好生活的路径。
01、穿越噪声 无感渗透用户生活
据福布斯数据,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人每天会接触4000到10000支广告。
形形色色的广告充斥在现代都市生活,几乎无孔不入,它们可以出现在各类电子屏幕、电梯门、房门、车窗上.......却难以真正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即使近几年“国潮”、“种草”等层出不穷的营销方式,也开始让受众美疲劳,想要渗透消费者的心智,并不是件易事。
对此,熊艳认为,广告被消费者注意且接收的关键,既在于其呈现形式,也在于其与消费者的强相关联性。
因此,一方面,要持续创新广告形式,不断为用户创造超预期的品牌体验。
智能大屏就是近年来备受品牌青睐的呈现媒介。“4亿家庭,3亿OTT,大屏家庭沉浸式体验基础,把广告变为“艺术”体验成为可能。”熊艳说道。

同时,基于大屏的震撼视觉、沉浸体验等优势,小米OTT持续创新大屏营销模式,把奢侈品牌大秀搬上了大屏,营造出高沉浸感的品牌氛围,带给用户如临现场的极致观秀体验。

另一方面,要在多元场景下渗透用户生活,与消费者形成深层联结。
小米营销助力双汇全场景营销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在个人移动场景中,通过AI语音互动,在用户询问菜谱时融入双汇品牌信息,激发消费联想并打通一键购买链路。此外还以OTT、音箱为连接纽带,打造家庭沟通阵地,聚合多维PGC创意内容,让消费者“AI”上双汇火腿的味道。

02、跨界共创 赋能品牌力1+1>2
熊艳进一步提出,国潮澎湃的背后,也是中国消费者日益觉醒的消费意识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当这对企业的创新力和产品迭代能力构成挑战,跨界共创不失为一种降本提效的解法。
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开始打破传统的行业界限,不再一味“单兵作战”,转而用跨界合作的形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
比如,近年来市场上不断涌现出各类“联名款”“定制款”备受消费者青睐。小米有品联名回力独家定制的“一往无前”帆布鞋,就是这样一次适应潮流的创新。作为国潮代表的回力,与专注新奇酷产品的小米有品一样,都有着大波粉丝拥趸,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

强强联合跨界打造爆款产品,不仅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需求,给两家粉丝以惊喜体验,更是发挥了成倍的品牌效应,赋能品牌力延伸出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