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页面PV、UV
小米信息流投放页面流量是指活动页面的打开人次和次数,是活动最基本的指标,没有活动页面的打开也就没有活动的参与及后续流程。
页面UV越高,活动效果倾向于越好,然后需要看下PV对比UV的倍数,小米广告网站倍数越高,需要结合互动机制考虑,用户是不太理解活动玩法,还是页面存在卡顿,还是用户感兴趣愿意多次玩耍。同理,倍数太低,需要思考的是不是用户觉得太无聊了,结合停留时间查看是否有异常。
2.页面事件PV、UV
小米信息流投放除了整体页面的曝光,小米信息流广告页面上打的各个点反映了流量的路径去向,关键按钮的点击率,页面的二跳率,页面折叠模块的曝光和点击。
3.流量来源
流量来源大类可分为站内和站外,站内主要是投放的资源位,小米信息流广告用户打开APP后看见,小米广告网站站外包括外部投放的市场付费渠道如今日头条信息流、朋友圈广告;站内用户分享出去客态唤起的站外用户;微信内的H5应用和小程序;同业异业合作唤起量等。
主要分析各渠道的流量贡献占比,得出哪个渠道更优质。
参与人数
小米信息流投放是指用户不仅仅访问了页面,而且完成了指定的行为,与页面发生交互,以下列举几种常规参与的行为:
1.报名
收集愿意参加活动者的信息,一般为线下活动做准备;数据指标即看2个:报名人数和报名率。
2.问卷调研
一般用于用户满意度调研,产品使用调研等,数据指标即看2个:小米广告网站提交问卷人数和提交率。
3.投票
类似于偶像练习生的打call,和最近火爆的pick王菊,通过用户投票的形式了解用户的喜好,数据指标即看2个:投票人数和投票率。
4.分享
大部分活动都需要通过分享的形式扩大传播范围,让用户带动用户,所以在活动机制上会设计分享环节,利用社交关系链提高分享率,常见的积赞、拼团、好友帮点砍价、集字得奖励等等,这类形式的分享存在客态,交互需要考虑主态和客态的操作流程。
非强制拉好友的形势会在页面顶部有分享按钮,可以把整个活动分享给好友,分享率越高,客态唤起率越高,产品的设计即越成功,当然也可能是活动奖励足够吸引人。
分享率的计算口径也有多种定义,可以是分享按钮的点击/曝光,小米信息流广告也可以是分享用户/参与用户等,根据具体活动定义。
5.下单
促成交易的活动目标最常见,双11、618大费周章铺天盖地就是希望用户完成下单行为,提升电商平台的交易额。数据指标即看2个:下单UV和下单转化率,如果用了补贴,还可以看用券率、补贴率。
6.预约
周期较长的活动,或者秒杀类的,需要提前曝光活动力度积蓄流量,预约提醒功能让前期积累的用户可以在活动当天爆发,提升关键日期的数据值。数据指标即看2个:预约人数和预约率。
7.其他互动形式
根据活动玩法,小米信息流投放还有很多的互动形式,小米信息流广告各种类型的线上小游戏,用户完成目标路径即算参与了该活动,活动参与率也是常会看的指标,参与人数/页面访问人数,反应活动对用户的吸引程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