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预计中心城区公交、地铁、步行、骑行代表的绿色出行比例将提升至74%。MaaS作为这个目标实践的载体,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作为一个新落地的试点应用,其选择高德地图的理由显而易见。
依托高德地图,MaaS一上线便获得超过4亿月活跃高德地图用户的加持, 相比具有部分同样功能的北京公交App,覆盖群体数量提升,数据的多样性和准确性自然而然地提升,以此为依据作出的出行规划也更科学。
在刘振飞看来,北京市与高德地图投放的合作是一种必然。“北京拥有完善的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城市客运等基础设施。高德地图信息流“同时,北京超级城市的特殊性,使得其一直在推行公交优先政策、慢行系统建设及空间保障、鼓励合乘、班车、校车等措施,并在过去几年间建立了强大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
一个有全面的公共交通服务数据,一个有庞大的C端用户基础,二者结合的Maas也算是顺其自然。加上2019年第三季度,北京成为国内绿色出行意愿最强的城市,Maas的出现,对北京交委而言,更有效的时间调配也能提升绿色出行效率。
对正试图从地图向诸多业务场景延伸的高德地图来说,这同样是笔稳赚不赔的买卖。用户通过MaaS获取交通工具信息的同时,高德地图投放也可以以用户的操作行为为依据预判消费行为,培养深度用户。
刘振飞曾说过,“本质上,地图就是一个搜索引擎,只不过这个搜索引擎搜索的是物理世界,比如酒店,咖啡馆,高德地图用户相当于为双方的连接配了把钥匙,开的门就是用户搜索的精确场景。”
场景化服务要形成闭环,关键是服务供给方,作为阿里巴巴众多场景下的一个连接器,高德地图的闭环形成可以说是轻而易举。
高德地图的场景扩充从被阿里巴巴全资收购后开始。从车载内置导航变成针对普通用户的移动App,起先只有导航一个功能的高德地图,借助网约车业务,可自然延伸的领域越来越多,比如,今年国庆前,高德地图投放推出景区导游功能,向文旅领域延伸业务。
同时,用户群体向C端的转变,加上地图和出行的结合,可自然地连接到更多的消费场景。9月,高德地图跟饿了么和口碑打通,用户可以在高德地图里搜索餐饮、娱乐等消费场景的门店位置,也能直接 排号、预定、叫外卖,甚至可以在高德地图上寄快递。
相比搜索引擎,地图发挥的搜索功能与消费场景的连接更加紧密。
虎嗅了解到,公共交通出行只是北京MaaS平台的一小部分内容,高德地图信息流其更大作用在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智慧诱导、北京2022年冬奥会交通服务保障、救护消防车辆“一路护航”、公交线网优化等城市管理和交通治理功能。
而高德地图此次“进京大考”,首先要过的是绿色出行这一关。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