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尘宇王尘宇

研究百度干SEO做推广变成一个被互联网搞的人

产品快报|增效强心针,oCPX关键行为上线!

随着广告主考核目标逐渐深化,以激活、注册等浅层指标为考核目标已经不能满足广告主的全部诉求,当前后端指标成为越来越多广告主的核心诉求。


如何帮助广告主提升深层转化效率、优化ROI?由于ROI对数据积累、互通能力要求较高,从与ROI相关性强的关键行为切入,找到后端指标优化的锚点,是优化ROI的有效手段。小米营销平台oCPX关键行为能力强势上线,助力广告主优化投放,全面提升转化效率。


1.  oCPX关键行为能力是什么?


关键行为指的是广告主自定义用户在应用内“完成某一行为或行为组合”的关键事件,算法模型可以通过小米平台数据或广告主回传数据,分析关键行为特征及用户画像,来探索深度转化的目标用户,以实现快速增效


产品快报|增效强心针,oCPX关键行为上线!


小米广告oCPX关键行为主要分为两类投放模式,以适配不同客户。一种是「免对接型」,顾名思义不需要对接客户数据,投放门槛更低,主要依托小米广告数据洞察用户行为,能够解决不具备回传能力或转化回流慢的客户的留存优化诉求。


产品快报|增效强心针,oCPX关键行为上线!


「免对接型」主要以打开频次、使用时长为优化目标,相比于激活注册,频次和时长行为埋点更深,与用户留存相关度更高,是提升后段转化的关键行为指标。小米营销平台可利用自身的海量数据优势帮助客户寻找关键行为人群,实时性高,准确度高。「免对接型」尤其对于关注打开频次和使用时长的资讯类、工具类、音视频客户来说更加适配


产品快报|增效强心针,oCPX关键行为上线!


另一种是「对接型」,即通过广告主回传数据优化模型,支持客户自定义优化目标,比如IPU、页面浏览深度等有利于提升效果转化的行为指标,主要适配于具备数据回传能力或有自定义优化目标诉求的客户。「对接型」关键行为因为有客户自回传的自定义指标,有更明确的细分维度,优化效率能进一步提升



2.  “手把手”教关键行为投放流程


在投放流程上,「免对接型」模式只需要先申请开通账户权限,然后在EMI平台创建转化跟踪,再填写设置行为类型、行为阈值、出价等投放信息即可创建广告,最后可通过EMI平台提供的关键行为相关数据指标进行效果追踪。


产品快报|增效强心针,oCPX关键行为上线!


对接型」oCPX关键行为与「免对接型」相比,在投放流程上最核心的区别在于「对接型」需要在EMI平台创建转化跟踪后,与广告主进行API对接和联调测试,确保归因转化成功率,即可创建广告投放。


「对接型」跟踪类型支持上报和统计两种方案,优先推荐统计方案,无需单独进行开发,广告开发成本更低,帮助客户降本增效。



产品快报|增效强心针,oCPX关键行为上线!



3.  投放效果最大化“三步走”



在投放关键行为节奏上,我们通过多维度的探索优化,持续提升关键行为模型的投放效率,从账户基建、行为定义以及效果追踪三方面进行了优化,以保证投放效果。


STEP 1 :做好账户搭建,提升模型探索效率。不管是「免对接型」还是「对接型」模式,优化目标都是单个广告ID能够积累10个以上关键行为,从而保证模型优化的稳定性。基于模型稳定的目标,在预算分配上,「对接型」和「免对接型」也有不同的预算分配建议,从而达到最优的效果:


产品快报|增效强心针,oCPX关键行为上线!


在出价设置上,「免对接型」行为阈值(关键行为对应量化指标)与人群质量正相关,需要相应调整出价;「对接型」则需要注意对接初期数据较少,可以适当提高出价以获取更多原始数据,比如投放初期可略高于预期10%出价,稳定后再调整至考核目标。

产品快报|增效强心针,oCPX关键行为上线!

STEP 2:合理设定关键行为与阈值,优化转化效果。在定义关键行为对应的量化指标阶段,进一步优化相关指标,提升转化效率。


「免对接型」模式建议客户「使用时长」及「打开频次」均尝试投放,通过相关性分析找到关键阈值。由于「免对接型」客户的选择范围较小,可以先确定最终优化指标,比如考核目标是次留率达30%,然后再对该目标进行拆解,经过充分的数据测试后确定打开频次大于X次的人群次留率最接近30% ,由此来设定阈值,可更精准投放,提升效果。

产品快报|增效强心针,oCPX关键行为上线!

「对接型」oCPX关键行为可先通过「广告主回传关键行为数据」或使用「小米广告侧高价值人群包」,快速度过冷启动阶段。


由于「对接型」涉及到广告主自定义目标,我们可以进一步帮助客户迅速设定合理行为阈值。比如从激活到关键行为的转化率可以设置在20%-70%之间:如果设定的指标在20%以下,用户容易达到,则会导致得到的人群数据与最终目标不匹配,但如果设置目标过高,人群较窄,会造成起量获量困难。


其次是对从激活到关键行为转化时间的要求,尽量在3小时内,最长不超过48小时,若数据回收周期过长,则会导致模型优化效率降低。


STEP 3:投放效果追踪,反哺策略调整。在投放之后,我们会持续从客户角度对投放效果进行评估和复盘,评估要素包括消耗、次留率、ROI等,同时EMI平台也支持指标数据查询,包括关键行为数、关键行为成本等,及时反馈优化转化效果。



4.  能力应用优秀案例



「免对接型」案例


某视频客户,借助小米广告数据洞察用户行为,将关键行为定义为「打开次数大于等于5次、使用时长大于等于20分钟」,该关键行为经过测试与次留率指标密切相关,有效提升用户转化。同时段对比纯oCPX激活模型,激活成本下降26.3%,次留率提升5pts,实现快速优化获客成本与次留。

产品快报|增效强心针,oCPX关键行为上线!


「对接型」案例


某工具IAA客户,以ARPU值为关键行为,通过接入模型分析人群特征,触达深度关键转化用户,转化样本量迅速提升7倍,转化成本降低50%,达到扩量提效的目的。


结语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验证码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