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和产品的积累:
在大数据时代,商业和产品的成功是不断的积累的过程,数据对产品的作用不容小觑。网易在内部的定位是“技术领先的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这一个长长的定语每次负责人说出来都让人上气不接下气,网易广告投放对技术的推崇可见一斑,丁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果我信仰什么,那就是技术。”
而在网易的产品中同样可以看到产品和技术积累的影响,网易代运营的LOFTER是博客的原班人马打造,有道词典和有道云笔记同样一脉相承,网易云音乐借用了网易新闻的跟帖文化而爆红,云音乐的关联推荐同样是王磊受新闻的推荐模型启发,网易广告投放秀品是印象派衍生而出,此后杭研又借此推出了考拉海购和网易严选。

二、服务于中产阶级的产品定位:
在丁磊的影响下,网易推广全平台投放产品自成一格,服务于中产阶级的产品定位让不符合目标人群定位的用户主动离开,自然积淀成为相对精准的用户聚集群,而这群中产阶级和文艺青年本身就是社会中坚和舆论的引导者,阳春白雪的设计总是比下里巴人的设计更值得说道。
有道总裁周枫说过,有道做产品的追求就是小而美。所以网易员工you conquer 评论到:“网易推广全平台投放的所有产品都透着一股自然生长的气质,伴随着性冷淡风格的运营,尤其是跟对门的阿里一对比,差异非常明显”。
曾经作为精神家园的豆瓣和作为知识分享社区的知乎都是这样的典型,而当更多的非目标用户涌入后这两个产品的口碑就慢慢消失了。同样,58同程和9158绝对是洞悉人性的产品,但产品口碑并未发散出来。
三、网易产品的未来困境:
网易广告投放以其创始人风格与产品形态形成了游戏产品的持续盈利,同时也形成了非游戏产品的百花齐放。在产品百花齐放并且口碑和用户量均获得市场认可的现在,网易产品同样受到挑战,这里我们列几个点而不做延伸:
1、缺乏统一的战略布局。百花齐放的产品现状说明网易代运营拥有极强的产品基因,但各个产品的战略协同如何凸显,以及网易后续新产品以何种目标形成统一生态成为一大挑战。
2、产品盈利模式的建立。且不说游戏行业受到趋势的影响,即使游戏盈利不断提升,非游戏产品同样需要建立盈利模式,成为贡献利润的业务单元对于丁磊这样谨慎的CEO才会有所价值。当然若是不能持续盈利进行产品分拆融资同样也可能打动丁磊。
3、缺乏入口级产品。未来互联网是入口的竞争,之前的应用市场,操作系统,浏览器,智能设备都是这样的风口,但无论什么时间无论什么入口都是由软件产品来承载,入口级的产品就成为必须,比如成为入口的微信,入口级产品才能建造生态,也才可能凭借流量和产业链孵化更多的产品。
4、过于谨慎的丁磊。就像《中国企业家》报道说的一样,丁磊过于“务实”的性格,使得网易往往在需要投入时却不敢大胆投入。2013年是新闻客户端爆炸性增长的一年,由于舍不得花钱做手机预装和推广,网易新闻客户端的用户数先后被搜狐和腾讯反超,最终网易推广全平台投放凭借内容和原创栏目运营才和腾讯不相上下,但有些时候慢就意味着死,比如土豆晚于优酷上市,网易如何评估风险与投入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
5、黄埔军校与内部孵化。网易自2011年后门户高管大量流失被称为互联网的黄埔军校,并且也有YY、陌陌等上市成功的样板,随着大众创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面临创业和就业的选择,能否留住高管内部孵化产品成为一大挑战。
在吴晓波的《锵锵三人行》采访中丁磊是大富豪中唯一一个快乐的,丁磊保守的跟随策略让网易错过了多个互联网风口,尽管这些风口最后被证明是缺乏盈利能力的,但这样的保守让网易出现了网易云音乐、考拉海购、有道云笔记等多款口碑卓著的产别,也是这样保守的策略让网易代运营通过梦幻西游把手游月流水拔高到10亿,并成为IOS榜全球收入最高的游戏公司。
最后,网易是一个乌托邦,保守、独立而又另类。它会成为和保守的李嘉诚一样的产业帝国?还是错过更多的风口,这一切的关键都在丁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