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尘宇王尘宇

研究百度干SEO做推广变成一个被互联网搞的人

《快手KA小说行业3-4月报告》_对外版(下) | 快手广告投放平台


一、评论管理4期——置顶优质评论,提升转化效果

产品概述:

信息流广告客户通过评论管理工具可查看、回复、管理评论,以减少负面影响并提升产品转化,评论管理4期支持查看表情包类评论和置顶评论

>产品价值

1、引导用户互动,提升广告视频停留时长;

2、帮助用户决策,其他评论好坏影响用户对该产品的认知;

3、提升用户信任感,用户评论越多,体现产品越受欢迎,商家靠谱;4.提升最终广告投放效果,提升用户ROl;

>评论管理4期主要功能

1、支持查看表情包类评论,可以不用猜想表情包背后评论人的感受,直观查看。

2、每条视频支持置顶1条一级评论





二、快手广告平台投放的静默用户视为新增回传,窗口期放宽,快速提量

产品概述:

自定义针对静默n天以上的老用户,通过快手广告再次打开app后,识作新用户回传至快手后台,n越小,效果越好。

>核心优势:

1.提升CPM

·静默用户活跃后回传至快手后台,可快速提升cvr,从而提升cpm;

2.召回和拉新同时增量

·通过回传少部分静默用户,竞价能力的提升可以带来更大的拉新量级;同时召回到更多静默用户,继续提升cvr,形成良性循环;

3.支持RTA和MAPI人群包增缩量

·可通过RTA对静默用户进行筛选,确定哪部分用户可进行回传;·MAPI支持对人群包同时进行增量和缩量;



>MAPi人群包增缩量功能Q8A:

·通过人群包api上传人群包后,需要通过推送接口推送后才可使用该人群包吗?-目前的流程需要每次更新后手动点击上线,上线后再推送使用;

·通过更新人群包api更新某人群包后,需要再次通过推送接口推送,更新才能生效吗?-A账户推送给B账户后,在A账户内更新人群包,不用再次推送同一人群包给B;

客户案例:静默用户视为新增回传窗口期从90天改为28天

·客户在未更改其它任何回传逻辑的情况下,仅调整了静默用户回传窗口期;

·更改一周后对比,cvr环比提升48.9%,cpm提升92.8%,账户竞价能力大大提升;·更改回传窗口期一周后,在出价未调整,其它方面未大幅调整的情况下,消耗环比提升2倍以上,效果非常明显,且成本和次留率保持稳定;



三、IOS 14归因方案——归因逻辑完善,提升广告获量能力

产品概述:

归因逻辑的完善一方面有利于提升cvr,从而提升广告的获量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衡量每次投放的转化成本。

>背景

·随着IOS 14系统的升级,app在访问用户设备的IDFA之前,必须明确请求用户的许可,这将极大的降低IDFA的获取率。Apple官方提供的归因方案SKdNetwork,由于无法归因到具体的用户行为(用户点击或者曝光)上,这将极大影响广告投放效果,介于此快手平台推荐以下三种设备标识方案。


方案
概要 推荐指数 
模糊归因(IP+UA+MODEL+IDFV) 支持“IP+UA+MODEL”作为key的模糊归因方式,客户侧在用户激活后获取idfv,并通过idfv追踪用户的深度行为并与浅度行为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回传深度行为给快手 强烈建议,必选
IDFA持久化存储 iOS隐私政策正式生效前,可将老设备已获取到的IDFA持久化缓存到系统keychain中,用于后续归因 强烈建议,必选
快归因 若搭建归因体系成本较高建议使用快归因产品,由快手团队协助进行归因,若使用快归因产品其中IP、UA字段为必传项 可选


>模棚归因

·优势:由于目前CAID被Apple禁用,SKA归因方案无法满足广告投放需求,P+UA+MODEL可以将用户行为进行准确归因

·劣势:由于IP+UA+MODEL并不是唯—设备标识,会降低一定归因精确度

由于IP是动态变化的,若此次广告投放活动中使用的是双出价模式,那么由于深度行为产生,IP会随着时间出现变化,因此建议用户


>归因流程(客尸户实现)

1点击:IP/UA/MODE

2.下载激活:IDFV一般几天

3.次留、付费等浅度行为


1、点击广告进入下载时获取用户的ip和ua以及model 信息

2、用户产生下载激活等浅度行为时,通过用户点击或有效播放行为获取IP+UA+MODEL进行匹配,确定浅度用户是哪个点击或者有效播放带来的。由于ip是动态变化的,建议时间窗在2-3个小时内,IP+UA准确度更高。

3、用户产生次留、付费等深度行为时,通过IDFV与浅度行为匹配,确定次留、付费及对应的浅度行为,最终将浅度对应的归因的数据回传。



四、赔付规则升级,延长赔付周期阶梯出价,新计划投放无忧

产品概述:

为保障广告组前期能得到充分的探索,促进持续投放,快手平台将承祖投放前期探索过程中的风险,对于超成本较高的情况进行赔付。为了更好的满足现有的出价场景,现升级线上oCPX自动赔付规则,4月28日已正式生效。

>新版vs老版对比



区别点  新版2021年4月版 老版2019年7月版
赔付周期  7+7(7天为一个周期,至多两个周期 7(7天为一个周期,至多一个周期
修改次数 定向日修改数<=2 AND 出价日修改数<=2  7日定向&出价总修改数<=7
计算规则 赔付金额=总实际消耗-总预期消耗总预期消耗=(目标成本1*对应转化数)+(目标成本2*对应转化数)+.. 赔付金额=总实际消耗-最高出价*转化数据
打款周期  【周期一】1-7投放,8-9计算,10打款;【周期二】8-14投放,15-16计算,17打款;  1-7投放,8计算,9打款



>新版赔付条件

1、超成本比例:转化成本超过目标成本的20%以上(举例:目标成本10元,转化成本≥12元)

2、赔付时间范围:广告组首次产生消耗当日为第一天,至之后的7个自然日内(第二个周期为后续7个自然日,至多赔付两个周期)

3、修改次数要求:每天修改广告组出价且定向其中任意一个的次数不能超过2次(即一个广告组每日可以修改4次,定向和出价各两次)

4、转化数量要求:分单出价、双出价


>赔付金额计算

赔付金额计算

1、总预期消耗=(目标成本1*对应转化数)+(目标成本2*对应转化数)..

2、赔付金额=总实际消耗-总预期消耗

3、以7天为一个赔付周期,至多计算两个周期,每个赔付周期中的金额单独计算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验证码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