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尘宇王尘宇

研究百度干SEO做推广变成一个被互联网搞的人

谁知道欧美平面设计方面的大师有那些?

谁知道欧美平面设计方面的大师有那些?

paul rand, 我最喜欢的设计师。ibm经典logo就是他的作品,还有一系列的海报。

milton glaser , i love ny 的logo就是他设计的,已经师纽约精神的一种象征啦。

david carson 他打破了平面设计的很多规矩创立了自己的style。还有德国包豪斯学校的很多老师,我觉得你可以去搜索下包豪斯的历史,里面提到的人物都是非常牛的设计师。还有很多很多,没事的时候可以自己搜索下啦。

求:著名平面设计大师的作品

马蒂亚斯及其作品风格 霍尔格·马蒂亚斯(Holger Matthies,1940-)自1966年始,作为一名自由的平面设计师活跃在德国汉堡,至今已分别在华沙、纽约、华盛顿、布尔诺、阿姆斯特丹、柏林、巴黎、马赛、东京、科罗拉多、富山和巴勒摩等世界各地举办作品展,他还十数次获得国际重要海报三年展和双年展的金奖,其作品被众多国际大型美术馆收藏,他在设计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受到世界同行的高度评价。 1995年以来,马蒂亚斯开始穿梭于全球各设计学院和美术学院,进行讲学和学术研讨,在世界各地组织学生工作坊,使得许多年轻的设计师和学生受益。

现今活跃在全球平面设计领域的许多优秀设计师都曾受教于马蒂亚斯。

马蒂亚斯也曾在中国的北京、上海等地讲学,当前中国许多设计院校的老师以及活跃在平面设计领域的设计师都曾是马蒂亚斯的学生。 马蒂亚斯现为德国柏林艺术大学(UdK)视觉设计系教授、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会员、纽约海报协会(Poster Society, New York)会员,他同时也担任巴黎朱莉亚学院考试委员会委员,华沙、拉赫蒂、科罗拉多、大阪等国际海报双年展、三年展的评委。 马蒂亚斯是当代德国平面设计的杰出代表,他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和各种奇妙的形式组合,给其海报作品打上了深深的个性风格烙印。他的海报能够吸引观众做近距离的深入解读,迫使观众与作品产生互动,从而形成强烈的震撼力与感染力。

剧院戏剧海报和音乐海报是马蒂亚斯的主要工作领域。他用海报作品向人们展示图形、词语、音乐、戏剧的协调一致。他的作品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他知道如何组织图形中的元素,从而产生丰富的内容和视觉张力。

1991年他为德国汉诺威国家歌剧院设计的“1991-92年戏剧节”系列海报(共6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他所用的各种图形元素,就仿佛是舞台上各种戏剧元素的变化,舞台元素的多样性造就了戏剧的各种形式,而马蒂亚斯对各种图形元素的使用,精确地诠释了戏剧丰富多彩这一特性。他以这种独特方式设计的系列海报取得了巨大成功。

世界知名平面设计师的设计作品以及风格

世界知名平面设计师KAN TAI--KEUNG 靳埭强生于1942年,1957年定居香港.1976年合创新思城设计制作公司,1988年改组为靳埭强设计公司,任职创作总监. 靳氏曾在香港及海外设计竞赛中,获奖三百多项,包括多项纽约创作力年展优异奖、美国CA传艺优异奖、洛杉矶世界艺术比赛金奖、英国刚古纸机构形象设计金奖、香港市政局设计大奖全场冠军靳氏作品经常展出海外各地,并获国际权威设计刊物刊载,并选为世界和平设计师百杰之一靳氏曾出任香港设计师协会三任主席,现为香港艺术馆荣誉顾问、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香港美术家协会理事会副主席、比利时国际商标中心荣誉大使及香港艺术发展局委员,出版有《平面设计实践》、《商业设计艺术》、《海报设计》、《广告设计》、《日本设计师对谈录》及《商标与机构形象》. 靳氏个人在美术及传艺设计中具有卓越的成就,加上在教育工作的参与及贡献,1979年入选十大杰出青年,92年更获选为90年代杰出男士之一 冈特·兰堡 冈特·兰堡1938年出生于德国麦克兰堡,1958年进入卡塞尔造型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实用美术,毕业后担任了多年广告代理机构的艺术总监,设计产品和服务业的广告,从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在此期间,他创建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1968年迁到法兰克福,1974年担任卡塞尔大学平面设计专业教授,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成员。 芬兰平面设计大师基奥斯蒂·瓦利斯 在世界各国的航空公司标志中,北欧芬兰航空公司的徽标,一定会给你留下一个这样的印象:蓝天下,一只鸟在飞翔。

当你向芬兰人询问其中的内涵时,他们一定会告诉您,那是一位姓氏中包含着"鸟"之含义的设计大师的杰作。

这位大师就是芬兰著名的平面设计家基奥斯蒂·瓦利斯(Kyosti Varis)。 佐藤晃一--余白处的魅力 朱鄂 佐藤晃一是双脚踏在日本文化的延长线上,继田中一光等老一代平面设计师之后走上设计舞台的新一代平面设计师。 大卫卡尔森与他的平面设计 今天,如果你想认识一下平面设计师大卫·卡尔森,那么,你不用再去图书馆寻找资料。只要YAHOO的搜索栏中输入David Carson和Design这两个关键词,你就会找到许多有关平面设计师大卫·卡尔森的信息。

金特·凯泽与爵士乐招贴 金特·凯泽(Gunther Kieser)1930年3月出生于德国的克伦堡,1951年毕业于奥芬巴赫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在法兰克福作自由设计师,长期以来除了个人设计事务所的工作以外,以至在大学担任教学工作。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博物馆举办过个人作品展,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会员。 福田繁雄,很厉害的一个平面设计师,与德国的岗特兰堡和美国切瓦斯特并称“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世界上最出名的平面设计师有些?作品有那些?

taldesign(意大利设计) 在世界汽车设计领域,有两个名字无人不知,那正是来自意大利的Italdesign和被评为“世纪设计大师”的乔治亚罗。对于这个值得骄傲的称号,乔治亚罗是当之无愧的,不论是他设计的为数众多、遐迩闻名的名车还是他所创立的目前全球效益最好也是规模最大的汽车设计室Italdesign来看,乔治亚罗和他的设计室已经成为汽车设计领域经典的象征 乔治亚罗毕业于都灵美术学院,17岁进入菲亚特汽车公司工作。

Italdesign由乔治亚罗和工程师曼托瓦尼创立于1968年,主要给国际汽车生产商提供汽车样式、工艺和原型生产。

许多世界著名车厂与之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客户群庞大而稳定。公司的名字后来发生了改动:1987年变为Italdesign S.p.A.(意大利设计股份公司);从1999年7月(在1999年9月进入股市之前)开始叫做Italdesign-Giugiaro股份公司。 Italdesign拥有完备而先进的硬件设施,公司占地面积42,000平方米,拥有CAD/CAM工作站系统450套,数控机床16台,不同吨位的冲压机10台,激光切割机器人6台,三维坐标测量仪 15台,原型车生产线 3条。其规模已接近普通小车厂。

Italdesign同时有着一支十分庞大的设计队伍,名气和高薪是吸引设计师的重要原因;能为这样的设计室工作是每个汽车造型师的梦想。 不过拥有骄人成绩的乔治亚罗也不是一步登天,这位设计大师也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超人的天赋,在不断的磨砺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当初的乔治亚罗加入了有着悠久历史的博通设计室,师从吕思奥·博通。

吕思奥·博通的教诲深深影响了乔治亚罗,拓展了他的创作空间,使他的天赋得以展现,同时造就了乔治亚罗惊人的想象力。人们说,博通先后造就了两位设计大师,其中之一就是乔治亚罗,另一位是设计出林宝坚尼跑车的马塞罗·甘迪尼Marcello Gandini。 在博通的这段时间,乔治亚罗创作了许多以实用性为主的汽车,大受欢迎,同时也确立了自己朴实、简练、细腻、流畅的实用风格。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乔治亚罗离开了博通,来到设计风格更适合自己的GHIA设计室,但是在这儿他却没有多少优秀的作品问世。1968年乔治亚罗自立门户,与著名的汽车工程师曼托瓦尼一起成立了Italdesign,并为此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乔治亚罗不仅是一位优秀的造型设计师,他还具有企业管理的天赋,在他的领导下,设计室规模日渐壮大、生意红火。

现在,能为这个设计室工作已成为每个汽车造型师的梦想。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美国车为代表的夸张造型达到了鼎盛时期,然而,当时世界经济处于萧条时期,对汽车有直接影响的便是燃油危机。在那个时候,大家更需要一种简单、实用、有良好空气动力性的车型,于是以乔治亚罗为代表的意大利车身设计界所倡导的朴实、简练、细腻、流畅的实用风格在国际上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乔治亚罗也籍此奠定了大师级的地位。

据称,世界上现有2500多款他设计的汽车在行驶着,除了一些著名的法拉利、阿尔发·罗米欧和蓝旗亚车型之外,在历史上获得卓著成功的菲亚特家庭轿车如熊猫(Panda)、乌诺(Uno)、鹏托(Punto)、派力奥等都是出自这位大师之手。 近年,乔治亚罗已退居二线,把生意和设计工作交给了饱受其熏陶的儿子法比齐奥。法比齐奥虽然也有一些比较出色的作品,然而外界评价其能力和天赋都与父亲有很大差距。 尽管如此,Italdesign在老乔光环的笼罩下,凭借着规模和硬件的优势,法比齐奥领导的Italdesign发展得亦相当不错。

当然,Italdesign欲在未来继续保持其行业上的优势,如果法比齐奥只负责管理企业,另行聘请更高水平和年轻有活力的设计师作为生力军是有远见之举。 Pininfarina(宾尼法里那) 以设计法拉利而闻名于世的设计公司。由Battista Farina创立于1930年,当时是一个自行设计生产车身的小作坊,从50年代开始将汽车设计作为经营业务。与Italdesign由乔治亚罗全权担纲的运作方式不同,平尼法里那一直以设计室的形式存在,虽然领导层一直由Pininfarina家族的成员担任(现任总裁为Battista之子Sergio Pininfarina),但设计师是外聘的。

因此平尼法里那是一间公司,而不是一个设计师,有些文章说某车的“设计师是平尼法里那”,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平尼法里那的前任首席设计师是意大利的Lorenzo Ramaciotti,现任首席设计师是日本人Ken Okuyama。 平尼法里那的强项是设计名贵的跑车。

它的作品相对产量较少,因此公司的规模比不上Italdesign,但以跑车为主的业务性质使他们每每推出新作品都能成为潮流的指标,这一点使其在设计界确立了很高的地位。公司最大的优势是拥有非常出色的设计队伍,同样,平尼法里那具有极强的设计开发能力,近年还进一步向生产领域扩展,甚至能够替客户承担生产的任务。 Bertone(博通) 由大名鼎鼎的汽车设计大师Nucci Bertone吕思奥·博通创立。

Nucci Bertone是汽车设计界最德高望重的人物,早在1910年已经在车身工场当学徒,30年代开始从事造型设计。与Pininfarina一样,设计室也一直涉足于车身生产领域,具有很悠久的优良工艺传统。作品线条硬朗,勇于探索,具有强烈的科幻风格。 如果说三大设计公司中Italdesign是实用派,平尼法里那是艺术派,那么就属于风格派。

Nucci Bertone本人是出色的设计师,但他的设计室也有很多外聘的设计师。他尤其欣赏有天份的年轻人,并努力发掘和提拔他们,最出色的两个徒弟是乔治亚罗和马塞罗·甘迪尼,这也是备受尊崇的一个重要原因。 Nucci Bertone于1997年逝世,享年99岁。

直到晚年他仍然具有非常旺盛的创造力,设计了多款汽车。他的离去是汽车界极大的损失。设计室近一、两年比较低调,推出的概念作品也不多,据说公司正在进行一些架构调整。 ZAGATO ZAGATO设计室也称米兰交通工具设计中心,位于意大利时装之都米兰北部郊区。

虽然历史久远,但作品风格却相当另类。设计室规模相当宏大,总占地33000平方米,其中23000平方米为建筑面积,共分为三个部分:造型设计与机械工程(Styling&Engineering)分部、比例模型制作(Models)分部以及原型车生产(Phototypes)分部。设计室可按照客户要求,进行现代化的造型设计、模型、原型车制作的流程服务。

造型设计与机械工程(Styling&Engineering)分部:主体以车身内饰造型设计为主,肩负机械工程、结构和行驶机构设计任务(虽然客户一般只要求造型设计,但完整的服务却是其特色)。拥有庞大的设计队伍,全部设计人员由欧洲高等设计学府毕业,在世界各大车厂、研究室有3-5年的设计工作经验。ZAGATO同时还拥有大型的CAD-CAE工作站。比例模型制作(Models)分部:。

世界平面设计大师有哪些人

戴帆(DAI FAN)是当今国际顶级的设计师。共振设计的创意总监,共振设计短短几年时间成为目前是亚洲最顶级的设计公司,成为。

戴帆和他领导的共振设计已经成为新的中国设计符号,各大设计类奖项纷纷为他的作品颁奖,各大中国设计和时尚商业杂志相继采访,作品被日本、香港、美国、英国、德国等众多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

W.格罗皮乌斯, 密斯凡德罗, 赫尔辛基火车站,芬兰(1906~1916年) 建筑师:E.沙里宁 芬兰赫尔辛基火车站建于1906~1916年,是本世纪初车站建筑中的珍品,也是北欧 早期现代派范畴的重要建筑实例,但基本上还是折衷主义的。它轮廓清晰,体形明快, 细部简练,既表现了砖石建筑的特征,又反映了向现代派建筑发展的趋势。赫尔辛基火 车站的设计者是著名建筑师艾里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1873~1950年),赫尔 辛基火车站是他的浪漫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虽有古典之厚重格调,但又高低错落, 方圆相映,因而生动活泼,有纪念性而不呆板,被视为20世纪建筑艺术精品之一。 米拉公寓,西班牙巴塞罗那(1906~1910年) 建筑师:A.高迪 米拉公寓于1906~1910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建成。

设计米拉公寓的西班牙著名建筑 师A.高迪(Atonio Gaudi,1852—1926年)是在建筑艺术探新中勇于开辟另一条道路的 人,他以浪漫主义的幻想极力使塑性艺术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中去,在米拉公寓设计 中,把重点放在造型的艺术表现方面。他发挥想象力,建筑形象奇特,怪诞不经。同时 吸收了伊斯兰建筑的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相结合,采取自然的形式,精心去 探索他独创的塑性建筑楷模。

林肯纪念堂,美国华盛顿(1919~1922年) 建筑师:H.培根 林肯纪念堂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培根设计,坐落在摩尔林荫大道末端的一处人造高 地上,面积为2200平方米,对面是华盛顿纪念碑。纪念堂吸取了古希腊神庙的传统手法, 四周有36根大理石的多立克式柱子围绕,象征林肯时期美国的36个州。虽然平面似古希 腊神庙,但没有通常希腊神庙的山花,而是一个团进去的屋顶层,放在古典柱式的顶部。

纪念堂内部用排列柱将平面划分为一个主厅和两个侧厅,侧厅内墙壁上绘制了表现林肯 一生中最显著成就和重要事件的壁画。整个纪念堂的高潮是正对入口位于主厅中央的林 肯雕像。在从入口到雕像这一纵向序列的引导下,人们会感受到气氛的庄严。

尔后人们 会渐渐看清这尊在散射入室的阳光照射下表情严肃的林肯雕像,林肯雕像的布置和纵横 方向巧妙的序列引导形成了庄严肃穆的气氛,这是这座纪念建筑设计上的杰出手笔。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瑞典(1909~1923年) 建筑师:R.奥斯特柏格 本世纪20年代,创造新建筑风格的呼声已在西欧兴起,而传统建筑风格仍保持着强 劲的势头。1923年落成的这幢市政厅即是尊重和继承传统的一种表现。瑞典建筑师R.奥 斯特柏格在市政厅设计中,他尊重古典建筑但又不受其限制,而将历史上的多种建筑风 格与手法融合一起,创作了这座体形高低错落、虚实相谐的水边建筑。

市政厅内的几个 大厅装饰华丽而不俗,具有北欧地区的诗情画意,被认为是民族浪漫主义建筑的一个精 品。 施罗德住宅,荷兰乌德勒支市(1924年) 建筑师:G.里特维德 设计人G.里特维德是家具设计师兼建筑师,受荷兰当时“风格派”影响。风格派艺 术家倡导艺术作品应是几何形体和纯粹色块的组合构图。这座施罗德住宅是风格派艺术 主张在建筑领域的典型表现。

由光光的墙板,简洁的体块,大片玻璃组成横竖错落,若 即若离的构图,与当时著名的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绘画有十分相似的意趣,如同一座三 维的风格派绘画。施罗德住宅对许多现代建筑师的建筑艺术观念有不小的影响。 包豪斯校舍,德国(1926年) 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 此建筑群由著名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设计,建于德国德骚市。它由教学楼、实习工 厂和学生宿舍三部分组成。

空间布局的特点是根据使用功能组合为既分又合的群体,既 独立分区,又方便联系。教学楼与实习工厂均为四层,占地最多。宿舍在另一端,高六 层,连接二者的是两层的饭厅兼礼堂。

居于群体中枢并连接各部的是行政、教师办公室 和图书馆。建筑占地面积为2630平方米。这样不同高低的形体组合在一起,既创造了在 行进中观赏建筑群体给人带来的时空感受,又表达了建筑物相互之间的有机关系,更体 现了“包豪斯”的设计特点:重视空间设计,强调功能与结构效能,把建筑美学同建筑 的目的性、材料性能、经济性与建造的精美直接联系起来。

这座校舍和包豪斯学校的教 学方针与方法均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萨伏伊别墅,法国普瓦西(1928~1930年)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萨伏伊别墅位于法国巴黎近郊,这是一个富豪的别墅。由勒·柯布西耶大师于1928 年设计,1930年建成。地段为十二英亩,建筑占地只有20.50米X20米,方形,高三层。

这座别墅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它作为独立住宅的自身,由于它在西方“现代建筑”历史上 的重要地位,被誉为“现代建筑”经典作品之一,它是与勒·柯布西耶的全部建筑和城 市规划事业相关联的。勒·柯布西耶的许多建筑观点早期是由小住宅设计体现出来的。 1926年他把“新建筑”与旧建筑进行比较,提出新建筑的五个特点:(1)支柱层,主 要房间设在二层;(2)屋顶花园;(3)自由的平面;(4)横向长窗;()自由立面 (成为一片可供自由处理的透明或不透明的薄壁)。

萨伏伊别墅就是综合体现上述特点 的,与传统住宅建筑完全不同的代表作。从外观上看,形体简单,但内部空间却很复杂。 它与欧洲传统住宅大异其趣,表现出20年代建筑运动激烈的革新精神和建筑观念。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西班牙(1929年) 建筑师:密斯·凡·德·罗 1929年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有个德国馆,轰动了整个建筑界。

博览会结束,该馆也 随之拆除了,存在时间不足半年,但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直持续着。德国建筑大师密 斯·凡·德·罗在这个建筑物中完全体现了他在1928年所提出的“少就是多”的建筑处 理原则。他认为,当代博览会不应再具有富丽堂皇和竞市角遂功能的设计思想,应该跨 进文化领域的哲学园地。

建筑本身就是展品的主体。塑造建筑空间,以水平和。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验证码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