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流量红利见顶,流量的抢夺愈加激烈。对于广告主来说,投放广告的两个主要目标—量级和效果,实现的基础其实都基于广告「可触达流量范围」足够大,从而实现更高的「流量变现效率」。
过去不少客户会把更多的关注度放在商店流量,忽视了非商店资源的巨大潜力。实际上,基于小米营销多元的流量布局,非商店的流量规模也不容小觑。再加上米盟场景,小米营销能够覆盖不同场景下的海量用户群体,产生更多用户转化可能性。
那么,该如何梳理和打通小米营销丰富的“流量网点”,提高全盘流量效率,让广告主实现量、效双升?小米营销「流量优选」产品应运而生,助力广告主扩大流量范围、提升效果转化。

既能扩量,效果又高效可控,有如此功效的「流量优选」是什么?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简单来说,「流量优选」是小米效果营销全局视角下的自动化协同工具,能够智能识别流量质量,有效定位最匹配流量,达成控本拓量目标。我们可以分成三个模块来一一拆解。首先,有目标才有方向。
第一步:需要确认客户的真实考核目标,我们可以识别广告主配置的CPX/oCPX目标,保障最终效果与目标趋同。
第二步:系统可以通过算法进行精细化的流量价值判断,并且能够及时根据效果反馈,持续优化价值判断,提升判断效果。比如某条流量整体的CVR比较低,那么在价值判定流程中它的价值就会降低。基于目标表达和流量价值判断。
第三步:可以进行高效流量扩量,策略可以根据效果数据反馈自动实时迭代。同时,广告扩量的结果数据也可以第一时间反馈到客户端,帮助广告主更有针对性地迭代投放策略和分配预算。

通过拆解不难看出,「流量优选」正是对现有流量范围不足、流量质量难以把控以及效率提升等痛点的精准“打击”,尤其是「流量优选」还能够长期积累数据以灵活优化模型和策略,同时在操作层面也可以减少人工频繁调控,实现效果和效率的双提升。

流量优选用好了就能量效齐升,那具体要怎么用呢?
首先,我们可以从具体的投放场景切入,在不同的流量购买策略背景下,流量优选更能针对性地解决客户诉求,包括客户在不同流量场景下,或客户考核目标复杂、广告效果波动等投放不及预期的情况下,流量优选就该“上场”了,不仅能够提升跑量,对于后端效果也有着出色的优化效果:

除了在什么场景下可以投「流量优选」,在投放的过程中,如何更高效地使用「流量优选」对于最终投放效果也非常重要。所以在投放中,我们也为大家准备了丰富实用的投放建议:
1.建议客户尽量回传数据,能够进一步优化后端效果。
2.建议客户设定真实考核的目标,系统可以根据目标来调控效果。比如诉求是扩量,真实考核目标可适当放宽,给予系统更多的探索空间;但如果诉求是控制成本,真实考核目标可适当缩紧。
3.客户在上传素材的过程中,也建议客户上传多种尺寸规格的素材,更利于后续扩量。
攻略在手,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如何上手操作:
STEP 1:联系媒体申请开通「流量优选」权限 (目前白名单机制)。
STEP 2:开通「流量优选」权限后,可以发现在“广告计划”层级,选择投放范围时,右侧会显示“流量优选”开关,可进行选择勾选或取消。

STEP 3:开启流量优选后,客户可持续观察投放效果,一般3天后效果稳定,可随时向我们反馈进行调整。

1:某网服行业客户自身产品偏内容属性,所以主要关注用户留存,考核次留率。聚焦商店资源,oCPX计划自使用流量优选后,在同资源类型下流量优选计划次留率对比非流量优选计划次留率整体提升25%。

2:某金融客户初期投放EMI资源,成本达成不及预期。开启流量优选投放后,一周时间内,相比于账户内其他广告,流量优选计划注册成本低59%,后端成本低40%。客户反馈流量优选计划的后端质量也较为优质。

结语
营销的本质离不开广告和流量的匹配,接下来流量优选的能力会作为小米营销的底层流量策略,立足于媒体矩阵的一体化投放,提高投放和流量效率,并进一步延伸其他模块能力,助力广告主降本增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