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人体与新冠病毒不断博弈, 在体内展开一次次“高地争夺战”, 两者会交替占据上风, 轮番出现在“第一层”或“第二层”; 注射疫苗、产生抗体, 以及各种外部防疫措施便在“第三层”; 而少数人类天生就具备“基因抗性”—— 则在“第五层”。 具有基因抗性的人数虽然很少, 但他们足以笑傲新冠肆虐; 而如果这种“福祉”能在未来完全攻克, 那么全人类或许都能笑傲新冠, 甚至笑傲大部分病毒。
在这张彩色电子显微照片中,患者的细胞(绿色)被新冠病毒颗粒(紫色)严重感染。 供图:NIAID, NIH, SCIENCE SOURCE 疫情期间,在希腊空姐Angeliki Kaoukaki身上发生了一件 医学上十分反常的事情: 早在大流行初期, 她就一直与新冠阳性的机组人员共事, 却并未患病; 2021年7月, 其伴侣成为重症患者, 高烧和难忍的痛苦持续近10天, 两人在雅典的单间公寓一同被隔离两周, 但空姐Kaoukaki依然无任何症状;
2020年10月27日,从美国旧金山飞往新泽西纽瓦克的航班上,一名戴口罩的空乘人员分发正在分发茶点。统计发现,空乘人员比乘客更易感染新冠。 摄影:MICHAEL LOCCISANO, GETTY IMAGES 空姐Kaoukaki说:“每天,(医生)都会对我说,你可能感染了新冠,但一次又一次, 我的检测结果都是阴性。 ”而在她的伴侣确诊23天后,检测结果竟然显示——她的血液里并没有抗体。
图为Y形抗体对感染新冠后做出免疫反应。抗体是一种特殊的Y形蛋白质,能像锁和钥匙一样与外来入侵者结合,成为免疫系统搜索和摧毁目标的“准星”。 插图:KTSDESIGN, SCIENCE SOURCE 再后来,Kaoukaki和伴侣都接种了疫苗,但今年年初时候,她的伴侣再次感染新冠——奥密克戎变种。这位伴侣真的很不幸,新冠重症痊愈后再次感染变异新冠——然而与之相对的,和伴侣一起被隔离数日的空姐Kaoukaki依然毫无症状, 检测结果依然是阴性!
2022年4月18日,美国纽约市的一名医务工作者在布鲁克林进行新冠检测。在此前45天里,纽约市的感染人数有所上升。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奥密克戎BA.2毒株的两个亚变体在推波助澜。 摄影:SPENCER PLATT, GETTY IMAGES
彩色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新冠病毒具有明显的的刺突蛋白,刺突蛋白突变会导致新的病毒变异。 供图:NIAD 更有甚者,26岁来自英国伦敦的Faith Paine,参与了一项在“正常人”看来完全“作死”的试验—— 她自愿和另外35名英国居民一起参加一项实验,研究人员竟将 新冠病毒直接滴入她鼻子! 目的就是为了让她生病。此后,她在单人病房待了17天,不能锻炼,无法与不穿防护服的人会面;每天的饮食既营养又难吃;晚上11点半必须睡觉、早晨6点半必须起床;但每天她都吃不好、睡不好,心情也不好,她坦言这段时间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很糟糕。
参与新冠实验的Faith Paine。 图源:usatoday.com 但结果是,她从未感染新冠,也从未排放出病毒 (试验中的35人有半数也是如此),进行这项试验的英国病毒专家Andrew Catchpole博士尚未找到确切答案,称之为充满偶然性“巨大的未知因素”。
一名74岁女性新冠感染者的彩色X光胸片,一些患者战胜新冠肺炎后数月仍会出现心血管症状,即使他们的胸部扫描和其他检查显示已恢复正常。 摄影:P. MARAZZI/SCIENCE SOURCE 雅典科学院医学研究基金会的免疫学家Evangelos Andreakos,他是冠状病毒病人类基因计划(COVID Human Genetic Effort)国际联合会的成员,该组织一直在寻找特定的基因变异,从而解释为什么一些人从不感染新冠。
2021年7月,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北部的新冠受害者公墓鸟瞰图,该墓地于去年3月开放,最多容纳7200人,但已被快速填满。 摄影:MUHAMMAD FADLI, NATIONAL GEOGRAPHIC
2021年9月,超60万面白色小旗被插在华盛顿纪念碑周围的绿地上,它们是对美国每个死于新冠肺炎者的哀悼与象征。为了拍摄、制作这张“时间切片”合成图,摄影师花费了3天时间,耗时30个小时,在同一个位置拍摄数百张照片。 摄影:STEPHEN WILKES 免疫学家Andreakos和同事收到大量邮件, 世界各地竟然至少有5000名志愿者与空姐Kaoukaki的经历相似。 该团队采集符合研究标准的20%人的唾液样本,对基因的蛋白质编码区进行扫描——他们发现一些突变,而这种突变在新冠重症和普通病例患者的基因序列中是缺失的。这或许是一些人之所以能抵抗新冠的原因所在。 “我们预计这是一个罕见的族群,”Andreakos说:“但也有先例。” 罕见的基因抗性先例
1996年,分子生物学家Stephen O'Brien和同事利用同种采集方法,对成百上千人的基因样本进行分析,发现了一个罕见的基因突变,居然 可使人体不受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害。
在南非卢西基西基(Lusikisiki),一名医生在检查一名憔悴的艾滋病患者。 摄影:GIDEON MENDEL
图为艾滋病病毒正在感染T细胞,由于这种病毒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细胞,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供图: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大部分人有一种蛋白质受体,主要存在于某些免疫细胞(即趋化因子受体5——CCR5)表面。这种受体会让艾滋病病毒与细胞结合,并进入细胞——简单来说,艾滋病病毒与受体里应外合才能完成对细胞的侵略——但O'Brien的团队则发现,一些人出现突变,产生了一种有缺陷的受体,“里应外合”无法满足,特定人群也就无法感染艾滋。
细胞膜中的CCR5受体(黄色)渲染模型 图源:Thomas Splettstoesser,www.scistyle.com 这种引起这种突变的基因名叫—— 德尔塔32 ,是少数人先天具有抵御艾滋病病毒的能力,它自双亲遗传而来。而要产生这种抗性,一个人需要两个德尔塔32突变的副本,从父母双方各获取一个;单个副本仍会让病毒感染细胞,但可减缓患者病程。 据悉,欧美人从双亲身上遗传这种德尔塔32突变基因的概率约为 1/1000 。该突变基因或许源于14世纪欧洲第一次大瘟疫时期得了黑死病又幸存下来的一部分人,并在此后的大瘟疫来袭时,继续保护这些人的后代。
1347-1351年,鼠疫杆菌引发的黑死病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一次疫情爆发。这次疫情无情地抹掉了欧洲30-50%的人口。图为捷克人骨教堂,用14世纪鼠疫爆发3万名死者的头骨作为装饰。 摄影:CHARLIE HAMILTON JAMES “艾滋病的德尔塔32突变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让人们相信基因很重要,且基因抗性是有可能实现的。” 分子生物学家Stephen O'Brien如是说。 再比如,全世界急性胃肠炎主要原因——诺如病毒,有些人身体中同样出现突变的基因抗性,完全阻止诺如病毒入侵消化道细胞—— 这就像病毒进入细胞需要一个“通道”,而基因抗性的存在则让“通道”根本不存在。
粪便中的诺如病毒颗粒 图源:Graham Beards,Wikipedia 虽然针对病毒感染的基因抗性较为罕见,但这一现象仍引起了人们兴趣:一些接触新冠的人也有类似的抗性突变。科学家猜测,如果有些人反复接触病毒,却仍未被感染,那么他们很有可能携带一种能够抵抗病毒的抗性突变。 基因抗性能用来对付新冠吗? 一个很有希望的方向是编码人类ACE2受体的基因。新冠病毒必须与人体中的ACE2受体结合,才能进入并感染细胞;而改变受体及其表达的突变,可能会阻止病毒结合,从而防止感染。
ACE2蛋白(血管收缩素转化酶2)的结构渲染图,ACE2蛋白是新冠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的受体蛋白,它们与病毒结合后就相当为其敞开了细胞“大门”。 图源:Emw,Wikipedia 到目前为止,ACE2是我们最好的选择——洛克菲勒大学的遗传学家、冠状病毒病人类基因计划的成员Jean-Laurent Casanova表示。基因变异允许ACE2正常工作,但破坏了与病毒的相互作用,“这将是很好的候选基因,”他说。 而除了ACE2受体外,有些人还可能拥有强大的免疫系统,能产生一种抗病毒蛋白,即 I型干扰素 ,限制病毒在人体细胞中复制。它们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甚至在抗体与病毒对抗之前就出现了。 另一种假设是,在之前遇到冠状病毒(就像导致普通感冒的那些病毒)时,人体形成了一种被称为 “记忆T细胞” 的免疫细胞,它们有助于防止某些患者被新冠病毒感染。
人体中形成的T淋巴细胞电子显微照片。某些杀伤性T细胞可告知受病毒感染的细胞进行自我破坏,以防止病毒传播。 供图: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NIH
电子显微照片中显示:从患者样本中分离出的细胞(绿色),在严重感染新冠病毒(黄色)后,正在进行自我毁灭或凋亡。 供图:NIAID 2020年,在疫苗推出前,一项研究发现,在接触病毒却没有患上新冠的医护人员体内,记忆T细胞更多。但记忆T细胞虽然可能为一些人很快清除病毒,但并不能保证这些人未来不会被感染。 洛克菲勒大学的Jean-Laurent Casanova表示,他们的研究正在试图找到基因抗性的线索,也希望这些信息可用于开发新冠的治疗方法,就像用于治疗HIV感染的CCR5抑制剂。 预购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版 《华夏地理》5月新刊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 |
为什么有些人不会得新冠?
上一篇:
快手信息流广告投放策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