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一面是“天才儿子”的故事让无数人破防、“流调中最辛苦的中国人”让人泪目、孙海洋寻子14年终团圆让人振奋;一面是刘学州寻亲事件,让无数人感慨。 1月19日,在北京市召开的第269场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朝阳区副区长杨蓓蓓介绍,一名无症状感染者住在朝阳区平房乡石各庄村558号,主要从事装修材料搬运工作。该无症状感染者的活动轨迹显示,从1月1日至1月18日的18天时间里,其工作范围涉及东城、西城、朝阳、海淀、顺义等多区,辗转了20多个不同的地点打零工,有多日是在凌晨工作。有网友据此称他是“流调中最辛苦的中国人”。该无症状感染者岳某,1978年生。他告诉记者,他本在山东威海捕鱼船做船员,2020年8月12日,他的大儿子走失,因儿子曾在北京做过帮厨,他就来到北京寻找。在此之前,为了找儿子,他已经去过山东、河南、河北、天津等多地。每到一地,在寻找儿子的同时,他都会打零工维持。 对话“流调中最辛苦的中国人”:来北京找儿子,凌晨打零工补贴家用 1月17日,一篇《我们的天才儿子》全网刷屏,我们认识了一位天才翻译家金晓宇,但更是注意到了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父母。在得知儿子是一位躁狂抑郁症患者后,一对原本平凡的父母,合力扛起一个家庭。他们坚信自己的孩子,不断尝试,永不放弃,终于迎来转机。《我们的天才儿子》全网刷屏,父亲:小宇已回家,正翻译新书 “无名译者”金晓宇:别叫我“天才”,我需要努力 1月19日晚,孙海洋的大女儿隔离结束返回家中,至此孙海洋一家五口团圆,引发网友泪奔。2021年12月,孙海洋寻回走失14年的儿子孙卓,他在喜悦的同时,也高调地将寻子这一话题再次推上微博热搜。趁着这股寻子浪潮,很多人开始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发布寻亲视频,其中有父母也有孩子。 然而,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像孙卓,那位无症状者的儿子、金晓宇一样幸运,有一对对他们不离不弃的父母。刘学州就是其中一例,他找到父母的那一刻变也成了恨的开始。 寻回父母,却要与他们对簿公堂 1月17日,曾经因为独自寻亲颇受关注的刘学州突然曝光亲妈拉黑自己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就在一个月前,刘学州才在河北警方的帮助下寻亲成功。一个月后,他在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表示自己再次被抛弃:被亲生母亲拉黑。17日,记者联系到刘学州本人,他告诉记者,一切都是因为“提到了利益的问题”。 随后,刘学州的亲生父母接受媒体采访称,争执的起因是刘学州要求生父生母为自己在河北买一套房子,但目前二人经济条件尚无法立刻为刘学州买房。 报道发布后,刘学州再次在网上发文,对亲生父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多个说法予以否认,1月19日晚,刘学州告诉记者,已找到法律援助,准备起诉亲生父母。
1月19日凌晨2点半,刘学州在网上发出与丁先生的聊天截图。聊天记录显示,丁先生对刘学州说了一句,“我错了孩子”,刘学州回复了说“听到以后很开心”。然而,后来刘学州与红星新闻记者谈及此事时,称那次对话中,丁先生一直在指责自己“自私”,道完歉后,没再多说。 19日,对于“刘学州希望亲生父母给自己在河北买一套房”的说法,刘学州回应称,自己当时的说法是,“我没有住的地方了。无论是在河北还是山西,无论是租房还是买房,合租也行,只希望我能够有一个可以落脚的地方”。刘学州表示,自己当时只是和父母商量住所,并没有逼迫父母为自己买房子。
此外,针对媒体此前的报道,刘学州发文回应称,丁先生从未邀请自己与其同住,“就连我去大同你(丁先生)都没让我进你家门”。对于其生母在报道中提及的,曾筹钱让刘学州去三亚的说法,刘学州表示自己从未听说此事。此外,他还表示,目前自己和亲生父母都正在遭受网络暴力。 据此前报道,去年12月,刘学州发布寻亲视频,希望能找到亲生父母。12月14日,根据刘学州被“买”来前的一本疫苗接种本,刘学州与现居山西大同的亲生父亲丁先生取得联系,随后在警方协助下,与亲生父母相认并相见。据刘学州发布的网络贴文,4岁时,他的养父母在一次事故中身亡,养父母家的房子亦因事故损毁。目前,当地政府已确认,会继续为其发放孤儿补助。刘学州称认亲一个月后,被亲妈拉黑,因为“提到了利益问题” 孙海洋一家五口终于团聚了!孙海洋:这就是我想要的 2021年12月6日,孙海洋成功找到了失散14年的儿子孙卓。很快,孙海洋将孙卓接回深圳,家人终于团聚。 19日,孙海洋将隔离结束的大女儿孙悦接回深圳家中,一家五口首次迎来大团圆。孙悦、孙卓、孙辉三姐弟紧紧相拥。在家中,孙辉显得很活泼,一会弹吉他,一会给网友讲笑话。孙卓在房间做自己的事情。彭四英在直播中向网友介绍,她从昨天晚上就开始准备了,已经制作了烤肉,还蒸了饺子和馒头。孙海洋感叹,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他要的很简单,一家人健健康康的,他想看着孩子们读书、工作,没有什么其他的要求。孙海洋一家启程回深圳,长达14年的寻亲之路迎来圆满结局
“不是每一场寻亲都能走向圆满” 在刘学州的寻亲故事里,我们感受不到父母、子女之间的温情。对比前不久孙海洋寻子孙卓的事件,更是让人唏嘘。孙海洋几十年如一日的寻找,终于有了回报。当孙卓有所动摇时,几乎所有人都在劝他“回心转意”。最后孙卓决定回深圳,也是全网振奋,为这个圆满结局而欣慰。 而刘学州的故事让人凉意顿生。寻亲是孩子主动发起的;找到之后,看不出父母有多少喜悦,相互之间的沟通也自带距离感与陌生感;而从现在的情况看,孩子希望有所补偿,父母却似乎依旧把他视作“意外”与“累赘”。 这种情节多少让人意外,但或许这才更接近生活的真相:并非每一场寻亲都能走向圆满。亲子之爱、父母之恩也不是天然的,那些残酷、冷峻的现实,终究会存在。 亲人本是人生最后的堡垒。即使命运再颠沛流离,也不该有一个人被抛弃、被放弃。我们只有同乘一叶扁舟,心系对方才能冲破岁月的惊涛骇浪。刘学州的遭遇,让我们明白,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金晓宇一样的“幸运”。不过,即使我们无法像金性勇、曹美藻夫妇那样为孩子倾其所有,但至少别太过自私自利,让亲情沦为一场场算计。 对于公众来说,这也是一堂深刻的“人间观察”课。我们以为的那些天性与伦理,并不是理所当然的。相反,这些价值共识,是古往今来无数遗训典谟反复敲打、锤炼、规训的结果,是人类文明告诉我们的道理。 可以说,很多“寻亲”成功之后,双方(特别是孩子)拥有幸福的家庭,依然是一种概率性事件。 因此,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要强调家庭的价值,强调如何成为父母、建构家庭根基赖以夯实的道理。社会应当去捍卫这种底线的价值观,尽可能地减少人伦悲剧,避免家庭秩序的垮塌,避免每一个孩子被迫过早“懂事”。 有网友喊话刘学州,让他趁早“翻篇”,别纠结了。这自然是最适合刘学州的理性选项,重新振作,开启新生活。但作为身处其中的人,有些纠缠,总要理清;有些心结,总要解开。否则,不与过去和解,未来的路要怎样走下去? 这种真实的人间百态,也让围观的我们更加坚定,应该鼓励个体成为什么样的人,社会要维系什么样的价值理念。 (来源:红星新闻、澎湃新闻、新黄河、微博) 编辑:韩璐莹 |
寻亲男孩刘学州准备起诉亲生父母,不是每一场寻亲都能走向圆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