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万物皆可盘,唯有地产盘个蛋? 人人都玩凡尔赛,唯有地产直男癌? 不知抖音待何人,但见地产已躺平? 是错觉?还是“针针见血”? 飞机打坦克——请往下看 (你是万里挑一,我在文末等你,文末绝对福利) 「地产人的赞歌·造化各自秀」 最近关于地产的利好消息接踵而至,从一个城市到全国七十多个城市、从一线到十八线、从单解到双解、奏响了“春回大地”的序章;与此同时,也逐见家人们脸上往日的笑颜(政策在这里不做过多解读,总之:各有千秋,时间问题)。 But!目前各个城市密集出台的宽松政策,尚未真正唤醒需求,购房意愿/信心在不同层级的城市、区域呈分化走低态势(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好)。 曾有位“大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地产人的勤劳(指营销线),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放眼其它行业,用不可匹敌来形容也不足为过。 虽然土豆Ge一直不敢十分肯定这句话,但情归情,理归理,天道酬勤,努力的人总会被上天眷顾。 But!最近各大地产微信群,都在讨论转行的问题; 网友WWD:去研究新媒体运营吧,别研究地产了; 网友TYZ:明年年底地产就没啥搞头了,确实有道理; 网友YJ:已经转行,财税法,投咨询,地产已经是兼职了; 网友TYZ:现在发现自己8年地产下来,除了地产,啥也不会,路子给堵死了。 So terrible!现在居然连微信群都这般内卷了。内卷“王朝”时代,已将地产人卷的“体无完肤,不成人型”了。土豆Ge是真不忍心看见各位家人们心力交瘁,力不从心(土豆永远跟你们肩并肩,手挽手)。 但见此状,土豆Ge除了分享思考,剩下的也只有鼓励了(造化各自秀了)。 SO,土豆Ge作为地产界的“诗人”,由衷的给地产人写了一首赞歌:他们有着蜜蜂的世界观——哪里香就往哪里钻的精神,哪怕最后无蜜可采,也会享受飞身扑蜜的精彩(地产人之歌)。 此时可能有家人站出来表示:土豆Ge写的赞歌虽短,但内涵且长。 Terrible!你们真的可怕! 嘿,家人们,咱们又不是聊“内涵段子”咱们聊的是“抖音”。 「抖音短视频营销的危与机都隐藏在了里」 土豆Ge之前看过一篇报道,豪迈的放出2020年的抖音日活用户将破10亿的观点,但是,根据抖音自己对外“摊牌”的数据看,至今仍在6亿左右徘徊(已经够牛B了)。2022年抖音日活用户有望破7亿(据可靠版本显示)。 据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调查显示:抖音、快手、哔哩哔哩、西瓜视频及视频号共计占据了81%的短视频,其余的短视频仅占19%,其中抖音占据了45.2%的市场份额。 抖音可谓是:一举夺魁宏名扬,霞光裹身蔽云天。 更深层次的挖一挖,就会有种细思极恐的危机感。数字化营销已经从纯文字时代进入视频时代很远了,站在营销的角度来看,已经从传统纸媒的1.0时代进入视频直播3.0时代很远了。 数字化营销模式的变迁仍在继续,冲击波肆虐着传统的营销模式,地产营销人的危机感每日剧增,还好地产人“有股不甘躺平”的精神(因此,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地产人)。 Say到这儿,就不得不提土豆Ge微信里面的地产群了,群里时不时弹出一段代码+链接+DOU的文字,然后丢个红包,发个作揖的表情(求关注,蹭1000粉); Finally!群里的“勇士们”一人领着0.01元,默默地打开了抖音,不是很情愿的点了关注(碍于情面关注,趁其不备取关)。 有的家人们可能就坐不住了:抖音,我可从来不刷,里面都是些蚕食精神的饕餮。 乍一听,此话为何如此仙气飘飘,十分的耐人寻味。 此话一出,哈腰附和的人也是层出不穷:right!我都没下载过抖音APP! Not surprisingly! 其实中类似这样的人是屡见不鲜,对于这群自称“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土豆Ge表示:只要自己觉得有道理,怎么说都可以,在这言论自由的国度里,没人会管你(但一定要把分寸拿捏好)。 哲学里面有个定义: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But,在土豆Ge这里,更多的只有客观。 在上篇《再让我发传单,我就辞职!地产人就是拽……》的文章里讲到,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同理可得,对待“抖音”的看法亦是如此。 For example: 有的家人会认为:抖音并不会使人“玩物丧志”,关键看怎么利用其本身产生的价值。 除此之外,有的家人会表示:抖音如饭,一日三餐,宁舍一包烟,不能少一餐。 以上两种情况,都是5G时代下的现象缩影,暂且不论背后的本质,数字化的进程已经势不可挡。 当你还在为自己不用抖音或者其它某某APP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其实你已经“身陷囹圄,无法自拔”了,换句话说:你可能在2000年的时候就已经出圈儿了(互联网1994年进入中国,2000年正式开启)。 根据巨量算数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抖音平台房产行业蓝V总规模达到18.9万家,相较于1月增长了80%,同时经纪人蓝V达16.2万家,增长幅度达219%,1-11月抖音房产短视频数量增长达499%,直播场次增长309%。 巨量算数抖音指数趋势分析得出:2020年房产平均指数仅仅1.8万,2021年房产平均指数高达8.1万,一年之间上升7W左右。 面对高日活、高频次的短视频,各大早已经与之深度融合,毫无疑问,在5G引领的互联网时代,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显然已经成为了新的农场(养猪的养猪,养鱼的养鱼)。 再分享两组有趣而令地产人危机感丛生的数据: 根据巨量算数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抖音房产话题参与用户年龄分布占比统计:18—23岁占比10.37%、24—30岁占比22.63%、31—40岁占比35.85%、41—50岁占比20.15%、51以上占比11%。 根据CSM媒介研究调查显示:2020年中国短视频用户19岁以下占比17.6%、20—29岁占比24.9%、30—39岁占比24.7%、40—49岁占比18.6%、50岁及以上占比14.2%。 综上两组数据所述:短视频用户与购房需求用户高度重合。 Oh my god,interesting! 这难道是荠菜籽落在针眼里的巧合么? 短视频营销已经过了山谷里敲锣——处处有回音的时代,现在已经是丈二高的门槛——难进的状态了。 SO,地产抖音短视频营销到底还有没有一线生机? 「哪怕资本再强,也不能“豪抢明夺”」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有这么一句话:“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翻译过来就是: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要有准备到处是机会。 But!地产抖音短视频营销也是如此吗? 家人们,请接着往下see。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面对楼市销售止步不前、空前滞销的状态,不少房企早就开始探索抖音短视频看房的新模式。 白驹过隙,不知家人们是否记得2020年9月发生的一件“离奇”事情。 2020年9月,天猫“四两拨千斤”推出了一个名叫“天猫好房”的平台,“请”来地产圈的半壁江山为其站台,大张旗鼓,声势浩荡的宣告:即将进军互联网卖房,最后有点再而衰,三而竭,偃旗息鼓的感觉。 2020年11月,趁热打铁,双十一房产营销大战准时打响,包括: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也纷纷参与其中作战。 飞机大炮一咕噜全扔出来,包括但不限于“五折购房券”、“满3万减2万9”、“最高补贴190万/户”等“糖衣炮弹”,让线上卖房罕见的火热起来(有一半估计是自嗨)。 有家人表示:这是电商巨头在作战,并非个人IP的短视频/直播卖房,不算,不算! Wait!Wait! 土豆Ge上网check了一下,包括某娅、某涛、某浩等在内的众多大腕儿IP,同样在直播间进行了“直播卖房”。但最后的结果,都以“不尽人意”而失败告终。 So,并不是有了十足的准备,就能“隔空售房”,哪怕资本再强,也不能“豪夺明抢”。 关于平台为什么要这么做,土豆Ge于此并不想做过多的思考(有些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But,网络上有两条留言倒是挺有意思的: 网友一:直播卖房不就是刷单卖的吗?正常人哪有不看现场(样板间)就直接付款买房的。 网友二:噱头,一切都是噱头,平台为了hao开发商的羊毛,玩儿的噱头。 对与不对,土豆Ge表示:上天自有定论。 有家人可能要站出来开辩了:疫情这三年,短视频的快速发展,视频带货/直播带货显然已成趋势,只要作品足够优秀,就能够获得不错的流量,还能产生转化,根本没有网友说的那么差。 有家人直接在往上check到一些信息过来提出论证依据:某某某直播卖房多少套,某某某视频看房成交多少套,净赚几千万。 Oh my god! 你羡慕别人卖房太疯癫,别人笑你看不穿。 关于这些数据的背后或者后背,土豆Ge没有见过任何直播卖房的后台数据,新闻也没有报道过确切的数据。 So,我们需要保持从客观角度分析问题的态度。 「做得好的叫大V·做的不好叫朋友圈」 据网络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抖音房产创作者数量达到107万,点赞过1次房产相关视频的用户达到4.51亿,创造出房产相关1113万条。 这些数据可能不会让你感到Unbelievable!那是因为你对这组数据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Watch carefully!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业人数为2937379人,2018年为2889165人。2020年我国房地产经纪人总数,已接近200万。 由此可见,2020年将近一半的的地产经纪人都开通了抖音(2022年估计有80%了)。 抖音与房产大融入的趋势,势在必行,但必须是行之有道。特别是在开发商争先恐后去存量的时代、抖音同质化内容严重的时代,以及连微信群都内卷的时代。 不得不承认,抖音毫无疑问是个“好物”,不仅让地产经纪人与“时代”接轨;同时,也让地产经纪人多了一个销售(展示自我)的。 But,抖音这个渠道不一般,做的好的叫大V,做的不好的叫朋友圈。 土豆Ge以前有个同事,虽然称不上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倒也算的上是销售里面的颜值担当了。 她刷抖音基本上是“抖音5分钟,人间8小时”的状态,后来销售经理察觉到她的问题,为了将其惩罚,让她每天拍一个视频放在抖音上。就这样,走上了上班拍视频的“轻松时光”(疫情之下售楼部貌似是真没事做)。 一传十,十传百,堪比“黑天鹅”,拍抖音短视频的事情在售楼部流传开来,最终拍视频成为了销售部业绩考核的一部分。 夸张的是,公司开通了抖音企业号,在集团Leader“正确的带领下”,整个集团都开始盛行拍抖音;最终,大家“如愿以偿”,拍抖音这件事情,成为所有部门工作人员考核业绩的一部分,说白了,就是直接与工资挂钩(这一招着实牛B)。 What fuck! 可想而知,对于一个普通员工来说只要是与工资挂钩事情,那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 在各位Leader的“威逼”之下,全员开启了抖音的创作之旅(抖音又收获了不少的创作者)。 从拍小区的花、树、楼等各种景到拍接待、吃饭、休息等各种形态,无才艺and无、无剧情and无颜值,视频内容参差不齐,有些视频差强人意,有些视频“令人作呕”。 领导最终看不下去了,干脆一刀切,将模式统一,全部拍发跳舞视频。不管是广场舞、爵士舞、街舞还是拉丁舞,都给“领导”上(物业的保洁大妈和安保大叔也没能逃过此劫)。 Beautiful!(类似的何止一个两个) 土豆Ge看了周边的几个项目及抖音上check了一下,基本上能“传染”的都已经被传染了。 不知家人们有没有发现,地产抖音短视频营销有一个怪相:凡是自渠自销团队,拍跳舞及搞笑类相关视频较多,拍知识类的很少;But!二手房中介拍知识类的较多,拍搞笑类的较少(这难道就是自渠与中介的差距之一?)。 说到这儿,后背不禁一阵凉飕飕的感觉,地产自销Leader既然带领着一个集团公司在抖音上发朋友圈,真的是难以置信,地产人的悲哀其实远不止于此。 1、短视频营销≠搞笑 寻两三个置业顾问,你当儿子,我当爹;你当孙子,我当上帝;演绎各种搞笑剧情,人设IP混乱不清,侧重点全在搞笑,成本花了,却失去了正确的导航(What fuck!真的要玩儿的这么低俗?) 2、短视频营销≠跳舞 寻几个颜值不错的置业顾问,往售楼部门口一站,扭一扭,转一转,展现英姿飒爽的团队风貌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没有经过专业的指导,表现出来的动作反而会使效果背道而驰(Actually,可以考虑搞个巡演) 3、短视频营销≠杂乱 天天拍,天天发,今天发搞笑,明天发会议,后天发跳舞,再发现场活动,真把抖音当成朋友圈(surprised!别拿观众的审美当儿戏) 4、短视频营销≠生活 团建、会餐、KTV、酒吧大排档等能拍的地方全拍个遍,然后放在抖音企业号上,这是在观众面前炫富吗(牛都不敢这么牛B,别拉低了企业的情商) 5、短视频营销≠图片堆砌 抓住项目的几个好的角度,天天拍,拍完一键美颜放抖音上,图片的堆砌展现的是局部,对营销毫无意义(手机像素不应该这么显摆) 6、短视频营销≠两句话一镜到底 从项目大门口,一直走,一直拍,拍到售楼部,过程中就说了两句话:大家好,大家再见。(牛B PLUS! 怎么不上天?) 为什么置业顾问在售楼部能够疯狂的输出,疯狂的抢客,但是在网上确实如此的沉默寡言,呆板僵硬,这是个令所有营销Leader深思的问题。 为什么地产抖音短视频营销会出现这一系列的问题? 土豆Ge告诉你,归根结底就两个字:重视! 「抖音短视频营销不被重视的三个重要原因」 What? 难道大佬们不知道,做营销、讲故事和建设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还是大佬们被5年一小高潮,10年一大高潮的市场规律给磨平了棱角? 又或者是大佬们坚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买房真理? Really? 试问地产人,有谁不知道“产品为王”的道理。 地产不注重营销,再好的产品也只会成为一个“寡王”,一个光杆司令放在当下甚至是过去,不认为能够有多大的作为。 关于地产抖音短视频营销不被重视的原因,从客观的角度上分析,土豆Ge有以下几点猜想: / 第一点:房企“话事人”已经是秦始皇的奶奶——上年纪了,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缓慢。 历史上有位著名的思想家说过:人的迭代是永远跟不上年龄的增长。 还有位思想家说过: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SO,房企“话事人”还在以“旧眼光”看待新事物,从而形成了令人毛骨悚然的“老板文化”。 在国内的三四五线城市,有这样一个共识:小房企的“话事人”同时也是房企的产品经理兼运营经理(一手专制玩的贼嗨)。 2021年9月28日据同花顺调查数据不完全统计,同花顺央企国企改革板块项下有305家上市公司,其中25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董事长的出生年月,256家央企国企董事长平均年龄53岁26位超期服役,70后仅有15位。 由此可见,目前,“六零”后董事长仍唱主角,“七零”后董事长则凤毛麟角。此外,其中一些上市公司亦存在董事长超期服役的现象。 据环球网数据调查显示:房地产行业137位董事长中,有25位服役超过10年。在年龄上,1970年以前出生的房地产行业董事长有113位,占比82.48%。 / 第二点:自销团队流动性大,专业性弱,全靠“资历”打天下,得不到“话事人”的重视 说到工作,整个社会对于简历的要求,基本上是水涨船高。 But!销售的门槛一直是处于稳定状态(招聘一般只看形象、经验、年龄);对于被招聘者感觉工作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不会去珍惜。 作为一个中层管理人员,就像一个夹心饼干,工作不到位背锅,工作完成的出色让名又让利,没有成就感,只有挫败感(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在开发建设中,往往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了工程进度缓慢,守盘时间过长(工作又不是恋爱,下一站更快)。 像那种“虚伪拍马屁,全靠老资历”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房企“话事人”怎会放心把权力交给这样的“流水席式的团队”手里。 想要赢得重视,想要打铁,还得自身硬。 / 第三点:公司的“老板文化”氛围比较浓郁,营销以“敷衍”为完成任务的标准。 一般的头部房企,都会有集团的文化手册,然而,在小企业里面,文化手册就是老板,为了更好的贯彻公司文化,营销的标准逐渐转化成“遵命、服从”的状态,听之任之居然成为了常态。 土豆Ge之前在《再让我发传单,我就辞职!地产人就是拽……》的文章中说过:一切不以销售为结果导向的工作,都是耍流氓。 营销团队率先耍起了流氓,自身根本对营销没有引起重视,是不是可以算作是“罪有应得,自食其果”?倘若还要怪罪老板票子给的不够,那着实说不过去。 给大家讲个热乎乎的故事: 2020年4月6日,土豆Ge与一个项目销售经理通了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第一句就是:哎!芭比Q了,完了完了,真的要完了。 Fuck!差点把土豆Ge给整懵B了。 任他一通诉苦宣泄之后,我问他为何如此叹气。 他连说带骂一番,大概意思是:一个月卖了1套房,被老板D了,然后恳求老板做,老板老脸一横,说是给他最后一次机会,没效果就卷铺盖走人(脏话少儿不宜,不做过多展示)。 我问他预算多少,他绝望之怒:TMD才2W,玩个der啊! What fuck ! 这是在秀么!这可是2022年的4月份! 他们项目在当地为一个同名延申项目,同一个品牌两个产品。 虽然在当地有着一些不错的口碑,But从来没有做过线上推广,连自己的公众号都没有运营,更别说抖音了。 在老板文化的压迫下,他最后还是妥协了。 结果:找了个平平无奇的自媒体,发了两期公众号推文,千篇一律的溢美之词和图片的堆砌,发出去就算是了(surprised!好莱坞电影都不敢这样拍)。 类似于此案例的项目数不胜数,有心者看了,或许能够找到慰藉;无心者看了,最多也就是调侃和嘲讽(土豆Ge相信家人们都是善良的)。 土豆Ge所指的项目,绝大部分还是处于房企金字塔的山脚和山腰部分,要说完全没有房企重视抖音短视频营销,那是不可能的。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房企:靠的就是不断的学习和积累。 「行之有道·闭环营销」 据中商情报网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房地产开发企业93426家,2019年增至99544家。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现在正在向10万家逼近(由于疫情,可能会出现回落)。 前10家,造了整个中国房子的30%;前100家,造了开发量的70%;前1000家基本上造了90%;其他8.9万家或者9万家也就做了百分之几。 没有对营销的重视和营销有效的加持,前10家房企能够做到30%?(不要觉得这是断章取义,电商品牌营销也是同样的道理) If you don't believe me! OK!请欣赏一组数据:碧桂园252.5W粉,恒大93.3W粉,富力218.4W粉,东莞万科45.7W粉,雅居乐26.1W粉,融创10W粉等等(抖音企业号粉丝)。 If you still don't believe me! OK!请再欣赏一组大事记:2021年12月雅居乐与抖音综艺《因为是朋友呀》跨界合作,再抖音上开展了以综艺内容为核心的IP整合营销动作。与此同时,融创当月开播153次,中海地产30+城市Boss齐直播,年终置业福利大派送。 以上这些头部房企对抖音短视频营销的重视,土豆Ge在这里不做过多的描述(说多了怕家人们羡慕和悲哀)。 思前想后,给大家简单讲个案例: 2020年5月5日晚8点,碧桂园5.5直播购房节在抖音首秀,汪涵、大张伟坐阵直播间,掀起一阵购房狂欢。 数据统计显示,直播2小时内主会场观看人数达670万,连同29个分会场合计观看人数近800万;直播收获总音浪478万(1音浪等于1毛钱),荣登抖音直播小时榜第一名。 暂且不论数据的准确性(很多人认为数据可能有假)。 OK! 打开碧桂园的官方抖音账号,任意点开一个作品,都会被“房企也能这么玩儿”给震惊。 在本文第四部分,土豆Ge讲到:抖音与房产大融入的趋势,势在必行,但必须是行之有道。 这里的道是指:方法论。 然而,碧桂园的抖音短视频作品,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这也是所有房企想玩好抖音最基本的点,如果连这个“道”都把握不了,那趁早别“趟这趟混水”。 也只有掌握了这个“道”,才有粉丝基数让你直播玩花样。 有的家人此时可能又要站出来了:碧桂园是属于自带流量的头部房企,全国那么多项目,当然能够玩的转。 That's right! 碧桂园确实属于自带流量的头部明星项目,那为何万科、恒大等头部房企与之相差甚远,这其中自然跟“道”紧密相连。 有家人又会问了:那中小房企能够玩转抖音吗? Of course! 土豆Ge在网上check了相关“抖音卖房”的话题,词条弹出来几箩筐,但主题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教你如何在抖音上进行卖房(简称:种草行为)。 扫了几篇文章,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的给观众门讲:如何一步一步的实操,第一步做什么,第二部做什么,讲的是东方天亮下大雪——明明白白! It's funny! 估计讲这些课程的“老师”自己都没实操过,都是照葫芦画瓢,被别人割了韭菜,然后拿着刀子去割别人的韭菜(似乎一种“报复社会”的心理)。 作为一个运营者,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一定要用逻辑思维去看待抖音的运营,思维才是生财之道。 运营抖音,首先要明白什么是闭环营销思维。 网络解释:闭环营销,是一种营销生态体系,是以客户为中心形成的组合营销策略。闭环顾名思义就是圈子,闭环营销也称圈子营销。 「闭环营销的关键·以客户为中心」 土豆Ge曾看了一篇关于顶级营销的文章,文章中讲了一个经典的闭环营销的案例。 案例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失足女青年的坎坷就业之路。 同时也是一个关于酒吧、整容、医美贷的闭环营销模式。 故事渲染的比较长,大致讲的就是:一个高学历女孩儿偶遇失业荒,浏览网络招聘信息被高薪吸引,进入酒吧当了“酒托”,在介绍人表述能够赚大钱的诱惑之下,女孩儿整了容,但钱不够缴纳整容费,于是找到医美贷借款预付,最后整容成功,同时也成功。 But!医院收取的10万整容费中,给了3万回扣给酒吧,2万回扣(也叫保证金)给医美贷平台,除去手术的成本1万块钱,净赚4万。 看上去四方都是赢家,但最终受损的是:是女孩儿每况愈下的身体,和再也找不回的灵魂。内心和心灵已经变化了。 完美的商业模式闭环:诡异到几乎无损的链条。 SO!闭环营销的关键是:以客户为中心。 房企要清醒的认识到,当下已经完成了从原来以生产为中心到以产品为中心,再到现在的以人为中心的转变。 SO!以人为中心,需要建立重新认识购房用户全生命周期框架。 用户全生命周期框架主要包含:到访前——到访——认购签约——交付——入住(还可以将每一个环节细化)。 地产营销的闭环思维:公域流量——潜在客户——机会客户——流量——意向客户——成交客户——营销资产——营销——公域流量。 弄清楚地产的营销闭环思维,从而明白,抖音只是在整个闭环当中起到了一部分的作用而已(并非靠抖音就能够卖房)。 SO!如何将抖音与地产营销闭环的各个环节相融合,产生更大的效益,才能将抖音的价值体现出来。 换个角度思考,抖音其实本身就是一个正在形成的闭环营销模式(从字节跳动在抖音上的布局看出),然而,抖音的“以人为中心”与地产的“以人为中心”的“人”是不完全一样的。 总之,地产人想把抖音玩好,不是一篇文章就能够解决的,必须是循序渐进,不断学习调整的过程。 / 如果你被割过韭菜, / 或者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瓶颈, / 受到阻碍,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启发。 从2018年开始,土豆Ge持续关注大数据背景下的地产营销思维,竭尽全力将好的思维模式和创新营销与大家一起分享,关于房企如何运营好抖音短视频的具体细节和新颖的玩儿法,土豆Ge会在后续的文章继续进行分享。 希望大家能够踊跃加入我们的讨论分享群。市场下行改变了大家的信心,让大家陷入了迷茫的沼泽,挣扎的都化成了尸骨,躺平的也不一定能重获新生,怎样才能走出沼泽,关注公众号:地产门 DCM_pandamedia 入群与家人们一探究竟! 我在公众号等你:地产门 DCM_pandamedia |
在抖音怎么卖房,幽默有趣推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