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阿塞拜疆举行的第43届结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朝鲜王朝时代9处以韩国新儒学书院(Seowon, Korean Neo-Confucian Academies)之名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届时韩国的世界遗产总数到达了14项。
此前,那几座儒家书院要申遗的动静,曾在国内引起一片哗然。岳麓书院前院长墨汉民说,儒家书院源自中国,应该做为一个整体去申遗,中国的文化被韩国先拿去申请,很遗憾。 认真看韩国的世界遗产名录,十有八九都和中华文化沾亲带故,而在非物量文化遗产方面,韩国人连端午祭都拿去申遗,也难怪有些中国网友愤愤不服地说,韩国人抢走了我们的文化遗产。
但其实良多专家和媒体都解释过,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与中国端午节只是名字类似,内涵与风俗都不太不异。 现实上,韩国人申遗胜利说不上抢,更说不上偷。我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固然排名第一,但在遗产庇护工做的量量上,还有很大的前进空间。
韩国:9座儒学书院奉祀先贤
此次入选的9座书院别离是荣州绍修书院、庆州玉山书院、安东陶山书院、安东屏山书院、达成道东书院、咸阳蓝溪书院、井邑武城书院、长城笔岩书院、论山遁岩书院。它们是崇尚儒家思惟的朝鲜王朝期间的民间教育机构,主导推广性理学,院内一般设有奉祀先贤的祠堂和培育儒生的讲堂。它们都很好地保留了朝鲜王朝时代儒学私塾原貌。
那不是韩国第一次把儒学书院申遗了。2015年申请未能胜利,原因是韩国的儒家书院未能显示出与中国书院及日本书院有显著差别,且书院周边不属遗产范围。按照韩国媒体报导,本年之所以申请胜利,是因为韩国文化部分充实地弥补了申请内容。在申请书中,韩方强调,那9座学院标记着16世纪和17世纪成立的韩国社区的起点,它们不单单与天然互动,还连结了木造建筑的传统气概与手艺。在结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网页上如许介绍该遗产:书院的次要功用为传道、尊师、与天然互动,那在书院的设想中亦得到表现。依山傍水的书院是赏识天然、修身养性之所,建筑的款式与天然景不雅融为一体。韩国新儒学书院展现了中国新儒学在韩国开展演变的汗青历程。
韩国书院从何而来?
一般认为,书院起源于7世纪末的中国唐朝,16世纪初传到朝鲜半岛,17世纪中叶又由中国和朝鲜半岛传到日本列岛,19世纪末20世纪初或撤废,或改为私塾、学校,大致有1200余年汗青。
显然,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9所韩国书院,与中国的书院关系亲近。
但大致而言,朝鲜书院有祠庙和书斋两个泉源。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传授邓洪波认为,朝鲜书院其始和中国书院似乎没有联络,但在援引中国书院轨制、构成 正轨书院概念之后,才获得大开展。
正轨书院概念确实立,标记着朝鲜书院相对独立开展格局的改动,自此以后,中国书院对其开展及其轨制的完美都表示出相当大的影响力。
而中国书院轨制的移植始于明代,第一站即是相邻的朝鲜。
邓洪波曾详细梳理过书院在朝鲜半岛的开展过程。16世纪,李氏朝鲜呈现了教学与祭祀先贤两者兼具的第一所正轨书院——白云洞书院。
同期间,有东国墨子之称的李滉,提出了全面引进中国书院轨制的建议。尔后,书院在李氏朝鲜昌隆一时,曲至18世纪才式微。
中韩书院有何差别?
因为汗青上曾模拟中国书院轨制,中韩两国书院有诸多类似之处。例如,两者同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同以典范为教材,同为有组织之法团所设立的学校等。
但同时,因为所根植的文化土壤差别,两国书院也存在着差别。
邓洪波认为,其差别的表示能够总结为六点。
好比,在中国,书院以教育为主,奉祀先贤为辅,在朝鲜则刚好相反;中国书院在学术上有必然开放性,程墨理学、陆王心学、乾嘉汉学等都曾在书院流行,而朝鲜则以墨子学派为宗主,对其时在中国流行的阳明心学、乾嘉汉学根本上采纳排挤立场等等。
此外,朝鲜书院享有诸多特权,如院田之免税、院奴之免役等,也因而形成书院在李氏朝鲜广占田地、危害国度财务的短处;而汗青上,中国书院则未发作此种情况。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