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尘宇王尘宇

研究百度干SEO做推广变成一个被互联网搞的人

photoshop怎么看偏色不偏色

photoshop怎么看偏色不偏色

没办法,就是感觉,尽量选择好的显示器,sony 在不三星。偏色是肯定的,首先你做图片用在什么地方,※在电子产品上看没什么注意的,每个品牌的显示器都不一样,做图的时候选择rgb就行了。

要是出实物,就太复杂了,和需要做的产品也有关系,同意色值,写真要比喷绘鲜亮。

不是同一批墨水颜色都有差别。得看经验,用cmyk模式,记住黑色一定是c0m0y0k100,不要用混合黑色,。还有涉及到实际问题。印刷时,色值不要过分高,会粘版。

据说cmyk和不能超过250。具体问厂家。※就是cmyk模式尽量和厂家要色板,在不就记住几个常用色,什么咖啡色、银色金色渐变、正色的色值。

还有据说影楼都是rgb模式,没有接触过。

在photoshop中怎么辨别一张照片偏色,不是去凭感觉

应该是察看红蓝绿(RGB)的值吧。不怎么会用。

*********************************************一、色彩校正的意义: 现在的图片来源很广,有数码相机拍摄、网上下载、扫描等等,由于种种原因,绝大多数图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色问题,在使用这些图片以前,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观察这些图片是不是偏色,如果偏色,要仔细分析偏什么色,再运用一系列手段加以矫正。校色,就是要还原图片本来的颜色。校色与调色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将偏色图片的颜色矫正为本来的颜色,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标准,不具有随意性,属于专项技术的范畴;后者则是作者为表现某种意图或是某种情感而对图片进行的“艺术渲染”,不需要遵循严格的技术标准,具有随意性,属于“艺术”的范畴。

因此,在这里讨论校色,与调色及其“艺术渲染”毫不相干,千万不能混为一谈。 讨论色彩问题,自然要联想到人的眼睛这个器官,因为色彩是要用眼睛来感觉的,而人的眼睛有时却是多么的不可信,如果人的眼睛能象仪器那样准确,也就不会发明电影了!如果你不相信这番话,可以用下面的一张图来验证,见(图01):问题:A和B究竟是不是一样的?乍一看你一定会说:“不一样”!但是,你错了!其实A和B完全一样。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就是眼睛在作怪!一个灰色被周围比它暗的方块围着本应显得更白才是,但那个柱子的阴影才是让你眼睛产生错觉的关键!!!正是阴影中四个方块比A暗才显得B比A亮,加上柱子本身半个阴暗部分的参乎渲染..... 我们可以用Photoshop作一下验证,在Photoshop中打开这张图片,用拾色器分别取色,看看A和B的RGB值是多少?其结果令人惊讶!R:G:B值是107:107:107。

由此说明,人眼睛实在不是什么精密的零件,还是科学数据最重要,任何事物经得起科学验证才是正确的! 我们还可以将A和B区域的灰块剪切下来,使它们脱离周围环境的渲染再看他们有什么区别;当A与B单独在一起时,因为没有了造成眼睛错觉的环境干扰,它们看起来就完全一样了。 由此可见,我们的眼睛是多么的憔悴和不可信赖,因此任何涉及图象色彩的问题是绝对不能单凭眼睛和感觉来定论的! 人眼是双凸单透镜结构的影象摄取器官,景象通过原始简单的眼角膜双凸透镜结像于眼底视觉神经上,我们很难理解一个与普通放大镜一样的生物透镜怎么会那么完美地纠正了像差的畸变,人眼看到的景象为什么比任何精密的照相机的结像分析力高出万倍?其实人眼的结像是通过大脑完美修正过的,这个过程与人眼所见色彩的修正是一同完成的!电视机发明以来显象管玻璃一直是球面且沿用了半个多世纪,人的大脑视觉神经逐渐习惯了球面体影象,但球面影象所造成的像差曲线人眼仍能明显看得见。当平面显象管出现后,人眼在摆脱长期球面影象的习惯中竟然“错误”地认为本该是平面影象凹了进去,这种大脑修正和适应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但很快就适应了。

事实上人眼对正面像差畸变的修正上比色差适应修正来得优秀和完美,这是因为你知道本来是直线的东西它绝不会是弯曲的,当原先被畸变弯曲了的影象在显示器上得到纠正后,你会在很短的鉴别中认同它。关于人眼对于颜色的错觉是很容易证明的,请看下图,其实中间的橙色是一样的,但看上去右图的橙色明显较亮,这是因为红色的对比缘故,这种现象被称为同时对比。此外,当你长时间看着一种颜色(比如红色),然后再看着白墙,白墙上会出现红色的补色,这也是人眼的缺陷,这种现象被称为继时对比。

另外,人眼对于偏黄的图片有很强的适应性和习惯性,所谓见黄不黄,这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因为我们常用的白炽灯泡发出的是黄光(低色温的灯都偏黄偏暖),所以人们看东西,尤其在晚上大部分都有偏黄的染色,长此以往形成了习惯。二是因为黄色是所有色相中最亮的颜色,所以给人强烈的光明感,所以一个物件染上黄色,人们就觉得明亮,甚至感觉上比纯白光的照射下更光明,这纯是一种感觉,实际上不准确。所以纯靠感觉来调色是不准确的。 请大家记住,人们靠明暗来感知世界,靠颜色来表达感情,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人们看到偏黄的皮肤比较容易接受的原因。

明白了上面的道理,你再到网上到处看看,你就会发现绝大数图片都存在偏色的问题。既然不能凭感觉来进行校色,那又该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呢?那就是最公正的东西:中性灰。色彩调和尚且遵循中性灰理论,那么图片偏色调整更应该以中性灰为依据了。 矫正偏色的目的就是让机器记录的色彩信息适应到人眼看到的那种“调节”状态上去。

当图片的RGB等值,偏色的问题就解决了。二、色彩校正的科学依据: 在色彩理论学中,孟塞尔认为:构成画面的各种色彩相混合,只有产生中性灰时才能取得色彩和谐,他认为严格意义上的色彩调和,是画片中的所有的颜色按比例进行混合,能够得到中性灰(引自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的《色彩理论》一书)。色彩调和尚且遵循中性灰理论,那么图片偏色调整更应该以中性灰为依据了。Adobe关于灰平衡控制论述的两个基本原理: (1) 高光点,中间调及暗调决定了图象的色调。

(2) 只有在灰平衡的调整下才能正确地实施色彩组合,灰平衡是颜色存在的基础。邮差老师对“中性灰”的描述: 自然界中原本是黑白灰色的物体,在正常的光线(白光)照射下,反映到图像中其RGB三个参数应该相等。 某个照片在冲印、扫描后,图像中原本是黑白灰的物体的RGB值不相等了,说明这个图像偏色了。

哪个值高,就是偏哪一种颜色。 白色的物体在较暗的光线照射下,可以呈现灰色。所以白色的物体在图像中不一定是RGB=255的标准白色。

我觉得:在RGB中,黑白灰是颜色的亮度关系,任何一个颜色(红绿蓝青品黄)最亮的时候都是白,最暗的时候都是黑。 所以,在灰色梯度中除了纯黑、纯白以外,只要RGB相等就是标准的灰色,就可以属于中性灰的范畴。 至于127还是128,我觉得没有必要较真。绝对值本应该是127.5,但是无法设定小数点,所以通常以128为例。

RGB=128被称为“绝对中性灰”。 三、几种典型的色偏: (1)阴天下雨的原稿看上去像是被一层淡蓝色所笼罩,由于阴天没有阳光,所以缺少红色。 (2)由荧光灯作为光源所拍摄的正片,有时会产生偏绿的现象,这是固为荧光灯所发出的光看起来是白色的,但实际上白色中含有强烈的颜色,如果用彩色底片直接拍摄必定合造成色偏。

(3)底片本身所造成的色偏是由于厂家及生产日期的不同,所以底片具有色彩的倾向也不同。这种色偏是一种少量的色偏,不会像前两种那样整体造成色偏。 (4)大部分原稿都有记忆中的颜色,比如大家所熟悉的天空、各种树木以及花草等,如果这些颜色发生了变化,人眼将很容易发现。 (5)细小的色偏是一种不被人眼所注意的色偏,对于这些色偏的解决办法是寻找图像中的中性灰色或记忆中的颜色作为一个标准。

四、校正色偏应遵循的原则: (1)色偏不会只局限于图像中某一种颜色。 (2)当一幅图象像有潜在的色偏出现时,应先检查亮调部分,因为人眼对较亮部分的色偏最敏感。 (3)校正色偏时要先选择中性灰色,因为中性灰色是弥补色偏的重要手段。

在彩色部分校正灰色时,不要相信人眼所呈现的颜色,固为图像中其它颜色会改变人眼对灰色的感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环境色的影响,遇到这种情况应使用吸管工具进行检查。 (4)校正色偏时要尽量调整该颜色的补色。 (5)根据图像的具体要求,可以使用HLS模式进行调整。(6)许多图像的色偏在某些色调范围内是相当严重的。如果只单纯地调整这部分�。

教你如何判断图像偏色

这种方式是完全凭人眼所能感觉到的色彩差异来进行判别的。但对于数字原稿图像,在没有可比较的实物前提下,全凭人眼观察是不准确的。

此时就需要计算机把图像是否偏色的信息准确的告诉我们,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校正。

本文主要分析在不考虑硬件设备颜色空间的前提下,如何在PhotoShop软件中分析图像的偏色问题。 1 颜色理论基础 在颜色系统中,色光的三原色红(R)、绿(G)和蓝(B)色按照颜色的亮度值从0(黑)到255(白色)的值进行混合能够产生自然界中的约1670万种颜色。在这三种颜色中,当三种颜色的亮度值相等时,产生灰色;当三种亮度值都是255时,产生纯白色;而当所有亮度值都是0时,产生纯黑色。 在色轮上,红色和绿色混合得到其中间色黄色;红色和蓝色混合得到其中间色品红;绿色和蓝色混合得到其中间色青色。

色料的三原色青(C)、品红(M)、黄(Y)以及黑(K)按照油墨不同浓度的百分比进行混合从而形成打印或印刷颜色。在三种色料中,当三种色料的油墨浓度相等时,产生灰色;当三种油墨浓度都为100%时,产生灰黑色(由于油墨本身有杂质,所以只能得到灰黑色,而不是纯黑色);当三种油墨都为0时,产生白色(也即无油墨)。

在色轮上,青色加品红混合得到其中间色蓝色;青色加黄色得到其中间色绿色;品红加黄色得到其中间色红色。 以上红(R)、绿(G)、蓝(B)、青(C)、品红(M)和黄(Y)六种颜色反映在一个色轮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色轮上对角线方向的颜色互为补色,如蓝色的补色为黄色。 2)色轮上相隔的两种颜色混合得到的是这两种颜色的中间色,如红色加绿色得到的是黄色。

3)在R、G、B中,其中某两种颜色混合得到的是另外一种颜色的补色,如红色加绿色得到的是蓝色的补色即是黄色。 4)在C、M、Y中,其中某两种颜色混合得到的是另外一种颜色的补色,如青色加品红色得到的是黄色的补色即是蓝色。 对于RGB颜色模式的图像而言,图像上某点的颜色信息很多时,此图像就偏向此种颜色。

但颜色信息很少或者为0时,此图像就偏向此种颜色的补色。 同样对于CMYK颜色模式的图像而言,图像上某点的颜色信息很多时,此图像就偏重于此种颜色。但颜色信息很少或者为0时,此图像就偏重于此种颜色的补色。 2.根据图像的直方图判别图像偏色情况 在PhotoShop软件中,打开图像直方图调板,在直方图扩展视图中,图像的复合通道显示的“平均值”是整个图像的平均亮度值,如果单个颜色通道的“平均值”与其接近,表示不偏色;如果单个颜色通道的“平均值”与其相差很大,一般表明此图像偏色。

对于RGB颜色模式的图像,如果单个颜色通道的“平均值”比复合通道的“平均值”大,表明此图像偏向此种颜色;如果单个颜色通道的“平均值”比复合通道的“平均值”小,表明此图像偏向此种颜色的补色。 CMYK颜色模式的图像与RGB颜色模式的图像相反,如果单个颜色通道的“平均值”比复合通道的“平均值”大,表明此图像偏向此种颜色的补色;如果单个颜色通道的“平均值”比复合通道的“平均值”小,表明此图像偏向此种颜色。 3 依据中性灰理论判别图像的偏色情况 从色彩理论上看,等量的红(R)、绿(G)和蓝色(B)以及等量的青(C)、品红(M)和黄色(Y)油墨混合后会产生灰色。 R255+B255+G255=白色 R254+B254+G254=灰色 …… R128+B128+G128=灰色 …… R1+B1+G1=灰色 R0+B0+G0=黑色 C0+M0+Y0=白色 C1+M1+Y1=灰色 …… C50+M50+Y50=灰色 …… C99+M99+Y99=灰色 C100+M100+Y100=灰黑色 在正常光照射下,如果一幅图像上应该为灰色的位置处的像素不显示灰色,那么此图像就一定偏色。

以上通过图像的直方图和中性灰理论分析图像偏色的两种方法在印前作业中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分析查看图像的偏色情况。颜色理论是分析图像偏色的基础。在计算机中,图像的颜色信息是以数字的形式表现的,如果对颜色理论掌握不准,就很难分析出图像的偏色问题。另外,对于颜色理论的掌握也是我们后期调整图像偏色的基础,所以,读者对于颜色理论应该多加强学习。

下一篇: ps如何手绘花朵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验证码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