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尘宇王尘宇

研究百度干SEO做推广变成一个被互联网搞的人

【PS】1.1 概念——屏幕


【PS】1.1 概念——屏幕

一般来讲,在同一个屏幕上,物理像素点大小是一样的;在不同的屏幕上,则未必会是一样大。不信的话,可以看看上面的对比图,同样的分辨率,P10 的屏幕却比 P9稍大,说明 P10 上的物理像素点也比 P9 上的稍大。

楼主之前提到过,屏幕分辨率有很多别名,可哪怕千变万化也都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物理分辨率,二是逻辑分辨率。

准确的说,我们之前学习过的应该是物理分辨率,而非 屏幕分辨率 / 显示分辨率。 回顾一下物理分辨率的内容:液晶屏是点阵式屏幕,上面布满了许多个相同大小的液晶,我们也把这些液晶点称作像素点,不同的像素点显示不同的颜色,这些颜色构成我们看到的内容。我们用 『 横向上的像素数量 x 纵向上的像素数量 』 这种形式来表达物理分辨率。 屏幕物理分辨率是制造时便已经决定好的,楼主的显示器上面分布着 2560 x 1080 个液晶,这个事实并不会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因此我们可以说,屏幕分辨率是无法更改的,这涉及到设备物料问题。 有人说,屏幕分辨率是可以更改的,不信的话可以看看操作系统给出的更改选项。这种说法也不错,但你要明白,这时候的屏幕分辨率指的是逻辑分辨率,而非物理分辨率。

物理分辨率越高,则可接受的(逻辑)分辨率的范围越大,显示屏的适应范围越广。可以看到楼主的屏幕可以被系统改成很多种分辨率情况,如果是一般的笔记本,恐怕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可选项。 回到我们的问题上来,屏幕分辨率是固定的吗?你可以说是,因为屏幕物理分辨率由硬件决定,一次成型,无法更改;你也可以说不是,因为屏幕逻辑分辨率可被软件在一定程度上更改。

假设楼主现在所用屏幕的(物理)分辨率是 1600 x 1200,这意味着屏幕横向上分布着1600个像素点,纵向上分布着1200个像素点,屏幕形状偏向方形。如果我想把屏幕(逻辑)分辨率改成 800 x 600,那么,此时会有两种方案来实现这个做法。 一是居中显示,只有屏幕中间的 800 x 600 个像素点会保持发光,显示图像,周围部分保持不发光状态(LCD屏幕下并非不发光,而是发黑光,看起来像不发光),整个画面会居中缩小。

不过,因为这种方式往往会使得画面变小,所以系统一般不会这样显示,想要实现这种效果,需要借助第三方手段。 二是仿真显示,系统会尽量使用到屏幕上的每个像素。改成 800 x 600 的分辨率后,图像仍会在全屏幕显示,但需要明白的的是,此时在整个屏幕横向上有800个(逻辑)像素,在纵向上有600个(逻辑)像素,每一个逻辑像素占用了四个物理像素点。 值得一提的是,系统虽然默认支持更改逻辑分辨率,但只能改的比物理分辨率低,必须借助第三方手段才能往高了改,比如 AMD 显卡的 VSR 功能,NVDIA 显卡的 DSR 功能,或者直接改系统配置文件。

但无论怎么改,也都是通过模拟的方式实现的,毕竟物理分辨率是无法更改的。因为通过模拟显示的效果始终有些粗糙,所以,系统推荐的分辨率一般都是物理分辨率的值,也不要妄想通过此类手段让屏幕更清晰。 哪怕是毫无所知的路人甲也能对这个问题做出正确的回答:显然不是越高越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为了避免被土豪嘲笑,我们就在所有屏幕都只要一块钱的前提下讨论高分辨率的问题。

高分辨率的屏幕常被简称为高分屏,我无法告诉你分辨率高到什么程度才叫高分屏,因为这个标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以前,1920 x 1080 就是高分辨率,现在而言,分辨率达到 2K 、4K 或者更高的屏幕,就是高分屏。 主流的 2K 分辨率代指的是 2560 x 1440,主流的 4K 分辨率代指的是 4096 x 2160,K 就是千,二者皆因横向上的像素数量而得名,以此类推,还有 8K 分辨率等,这些值并不需要你能记住,楼主偶尔也会想不起来。 越高的分辨率,对显卡要求越高。

同一个游戏,同一台电脑,在1920 x 1080 的分辨率下很流畅,可如果分辨率改成 4K,将会极大加重显卡负担,各种卡顿也就出现了。不要认为自己用了三四千元的显卡就能无视这些问题,当今市面流行的几大单机游戏在 4K 分辨率下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卡顿,所以说,屏幕分辨率不是越高越好。 上一个问题提到了高分屏,细心的同学可能发现了,我们是在不考虑屏幕尺寸大小的情况下讨论了分辨率对电脑负担的影响。

现在我们就加上尺寸这个参数,同样在不考虑价格的情况下讨论高屏幕像素密度也就是高屏幕分辨率的问题。 我们知道像素密度的单位是 PPI (Pixel Per Inch)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也一直用 PPI 来代指像素密度。但当涉及到屏幕分辨率时,更好的说法是 DPI (Dot Per Inch) ,因为我们用 Dot 来表示光点,比用 Pixel 来表示物理像素点更准确。

楼主为了不把像素密度与打印分辨率混淆,之前一直用 PPI 代指屏幕像素密度,但其实楼主更推荐大家用DPI来代指;当然,图片像素密度还是用 PPI 来代指最为合适。好了,咱闲言碎语不要讲,我们这个问题仅讨论高 DPI(屏幕像素密度)的问题。 理论上讲,高分屏不一定就有高 DPI,因为 DPI 由屏幕尺寸和屏幕分辨率共同决定。

但现实中,高分屏往往都有高DPI,因为我们常用的屏幕尺寸无非那几种,在尺寸固定的情况下,分辨率越高,DPI 自然也会越高。所以,很多人也经常用高分屏来代指高 DPI 的屏幕,严格来讲是错误说法,但这确是主流说法。 除了对硬件要求高,高分屏还有什么缺点吗?想必是有的,否则这种显示细腻、技术稳定、大众期待、厂家赚钱的屏幕为何偏偏就没有快速流行起来呢? 注意,楼主这里说的高分屏代指的是高 DPI 的屏幕。

我们仅针对 Windows 系统,来做一些简单说明。 传统的 Windows 软件 例如QQ 、Office等 的界面在设计的时候往往以像素作为长度单位。我们就拿 Win7 系统自带的计算器程序举例,它在23寸的 1920 x 1080 的屏幕上是香烟盒大小,到了同尺寸的 4K 屏幕上就只有邮票大小了,这么小还怎么用?文字说明可能难以想象,这里给大家找到了一个 视频 。 我们使用 4 倍像素密度的新屏幕是希望获得细腻 4 倍的显示效果,而不是 1/4 的软件界面。

软件在高 DPI 的屏幕上无法获得足够的显示面积从而给使用造成障碍,这是 Windows 系统面临的问题。这也回答了我们的问题:高屏幕像素密度未必好,有时候还会造成困扰。 事实上,微软一直在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 Win10 的几次重大更新中,我们可以看到微软做出的努力,从 Win10 创意者版本以后,高分屏问题已经不再是什么大的难题。

不得不说,Windows 的历史包袱真的太过沉重,微软制订了一个行业的标准,却也限制了一个行业的发展。当然,这并不妨碍楼主是软粉,哪怕 Lumia 手机确实难用,可楼主依然相信,微软巨硬。 看过上两个问�。

请问谁知道PS里面用什么快捷键能点亮已全部关闭的图层的眼睛?

可以通过先“Alt+S+Y“将所有图层选中,然后“Alt+L+R” 显示/隐藏所有图层眼睛。 ps里图层前面的“眼睛”,是显示图层和不显示图层的标记,有“眼睛”表示显示图层,没有“眼睛”表示不显示图层。

电脑屏幕太亮怎么设置?

首先,需要把自己喜欢的照片先保存在电脑中。在电脑上双击电脑桌面的Photoshop快捷键打开软件,打开之后得到如下页面就是ps的界面。

1、在Photoshop界面右上角用鼠标左键单击“文件”,在下拉列表中选择“打开”,就会出现一个对话框,找到事先存好在电脑里的照片,选择之后点“打开”。

2、在Photoshop界面右上角用鼠标左键单击“图像”,在下拉列表中选择“调整”,然后选择“去色”。3、进行去色处理之后,图片就变成黑白灰三种组成的图片了。4、在右侧的工具栏中选择所指的地方。进行亮度的调整,根据需要调整亮度,可以适当调大。

然后得到处理后的图片。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验证码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